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调查显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 耕地保护压力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王立彬)我国第一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全国80%以上耕地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耕地保护压力巨大。

    24日正式发布的我国第一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把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评定显示我国耕地平均等别为9.80等;全国耕地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明显偏低。

    历时十年、投入130多万人次的这一调查显示,我国耕地分布集中特征显著。沿燕山、太行山、大巴山即我国地貌第二阶梯前沿以东地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耕地。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的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我国经济最发达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在24日的成果发布会上说,《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是国家组织的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调查与评定,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份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填补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研究空白。这对实施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从定性向定量、从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转变跨出了重要一步。

    胡存智说,今后国家将以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为基础,建立全国农用地等级更新制度,构建农用地等级和产能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农用地等级和产能年度报告制度。还将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任务农用地等级和产能全面监测,加强农用地定级估价,拓展农用地分等领域等工作,以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在耕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相关链接
· 浙江省政府与各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
· 不断开拓的事业——我国耕地保护60年历程回顾
· 水利部等联合考察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
·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保护性耕作发展势头正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