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魏梦佳)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客运新干线的节点工程武汉火车站建设正进入通车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可望按计划于26日投入运营。
记者23日在武汉火车站看到,宽敞明亮的购票厅已投入使用,候车厅的座椅也已安装完毕,站台地面铺设进入最后阶段,工人们正进行着候车厅装修、系统调试等最后的扫尾工作。
据负责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总体设计的铁四院线路处副处长曾小林介绍,目前武广高铁沿线13个中小型车站已全面建成,计划在春运期间投入运营的广州南站主体工程目前也已建设完成,进入了装修和配套施工建设阶段。
武汉火车站和广州南站是目前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两个火车站,分别设有高速和普速两个车场,其特大型客站图形布置均为世界首创,可满足不同方向同时接发列车3分钟间隔的需要,高速列车、城际列车、跨线列车均可接入运行。
据介绍,两个车站全面建成以后,还将形成以车站为中心,集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型交通枢纽,具有强大的旅客集散功能,可最大限度地方便广大旅客。
像机场一样的火车站——感受武广高铁新客站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齐中熙)世界上一次建成最长、运营时速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将于26日开通运营。武广高铁不仅标准高、时速快,在高铁两头的武汉站和广州南站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两座新建火车客站不仅造型新颖,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还在人性化、舒适便捷、节能环保等方面完全不同于老式火车站,让人有一种来到机场的感觉。
广州南站:亚洲第一客运枢纽
在武广高铁的最南端,广州南站仍在紧张施工,并将于明年1月底正式运营。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后,将暂时停靠广州北站。南站启用后,将是规模位居亚洲第一的客运枢纽。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有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每逢春运,广州火车站人流密集、一票难求。像2008年春运期间,正逢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珠江三角洲地区有1.6亿人次出行,而火车票只能满足2000万张。
负责广州南站施工的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总经理助理、广州南站工程指挥长柴春明告诉记者,广州南站占地1167亩,辐射珠三角、连接穗港澳、贯通内陆的超大型客运枢纽。车站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单向)2.84万人次;车站客流量,近期为7800万人次/年;远期为11600万人次/年。远期日均开行列车481对。车站设124个售票窗口,是老广州站的4倍。
“广州南站钢结构钢材用量约8万多吨,是‘鸟巢’的1.7倍。车站设15座站台28条到发线。”二十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司家海说。
广州南站把普速列车、广珠城际和武广、广深港客专等三种不同的运输标准组合在同一个车场里,建成后,将形成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城市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武汉站:建在空中的火车站
火车站是旅客接触铁路的第一印象。记者日前来到刚刚落成并交付使用的武汉站看到,武汉火车站从远处看简直和机场没什么区别。来到站房内,开放式的站房宽敞明亮,完全没有老式火车站局促憋闷的感觉。
“武汉站高约60米,列车到发均在桥上,是国内首次采用‘桥建合一’的火车客站,可以说是一座建在空中的火车站。”中国铁建铁四院副总工程师、武汉站总体设计刘云强说。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把车站建在桥上,一方面考虑到车站线路两端的高度,另外也可以大量节省土地。
“武汉站总体占地31公顷,其中铁路建地26公顷。将铁路修到桥上,就等于省下了26公顷的土地。而这些土地可以用来做进出站广场、停车场和其他一些配套设施;而地下预留了地铁设施。”刘云强说。
在节能环保方面,新客站也做了很多改进。武汉站采用地源供热,空调用水在地下循环,充分利用了地上和地下的温度差。客站的天花板都采用了透明材料和太阳能采光板,不仅平时白天基本不用电灯照明,安装的2万平方米的太阳能采光板,一年还可发电200万度。
新客站实现“零换乘”
新建的武汉站和广州南站都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无论乘公交、地铁还是乘出租车的旅客,都可以实现“零换乘”。
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年多的北京南站是新客站的典型代表。除了车站内部各种设施之间的有机结合外,北京南站的系统性还体现在以客站为中心,实现铁路与城市地铁、城市轻轨、公共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了综合交通体系。
在地下,北京地铁四号线通过北京南站,另一条北京地铁十四号线正在修建中。地面一层,多路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在南站交汇。
“铁路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现代化客站。这些新建的客站,普遍做到能力充足、功能完善,与地铁、公交等无缝衔接,实现旅客“零距离”换乘,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郑健告诉记者。
他说,截至2009年10月底,我国已建成北京南、天津、上海南、青岛、武昌、拉萨、扬州、延安等铁路新客站124座,到今年底,还有呼和浩特东、福州、汉口、新长沙等100多座客站陆续开通运营。这些新客站为广大旅客提供了快捷、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显著提升了中国铁路运输服务品质。
武广高铁将全程封闭运行确保行车安全
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魏梦佳)运营时速达350公里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列车,如何保障行驶安全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记者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了解到,与普通铁路不同的是,武广高铁全线修建了防护栅栏,列车将全程封闭运行,确保行车安全。
350公里的时速,平均每秒移动速度接近100米,列车沿地面高速运行时,带动列车周围的空气流动形成的“列车风”,局部相当于13级风力,对沿途行人等可能有较大影响。武广客运专线总体设计工程师、铁四院副总工程师许克亮介绍说,为保障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除全线66%以上的桥梁、隧道外,沿线都修建了防护栅栏,实行全程封闭,沿途未设与社会车辆交叉通行的平交道口。
他介绍说,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撞击一块0.5公斤的障碍物,就会产生500公斤以上的冲击力。为避免铁路上有动物、车辆、石块等异物侵陷,列车上设有专门的防灾系统,防灾系统可随时监测到异物侵陷带来的轨道变形。轨道变形的信息会很快进入列车控制系统,并与列车形成联运。即使列车司机未予反应,列车控制系统也会减速或者停下来。
另据了解,列车全封闭运行、车身安装了“视觉减速”玻璃、全线采用混凝土无砟轨道等,也使得列车能够在高速行驶中平稳运行,满足了旅客舒适乘坐的要求。
武广高铁:“动车像飞机一样维修保养”
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魏梦佳、熊金超)国产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26日将随着武(汉)广(州)高铁客运新干线的开通正式开行。试运行以来,检修人员把动车当作飞机一样精心维修保养,确保动车行车平稳、安全。
记者乘坐武广高铁动车组发现,当列车以300多公里时速前进时,车体仍旧运行平稳,车厢内旅客进餐、休息如常。负责动车全面“体检”的武汉铁路局武汉动车基地常务副书记徐升说,乘坐武广高铁动车安全可靠,首先是因为动车本身质量高、性能好,且牵引、制动、控制、电路等都有两套系统,一旦一套系统出现故障,就会自动启动第二套,安全系数很高。
同时,检修人员必须每天细心对每列动车维修保养。徐升说:“我们把动车当作飞机一样精心维修,每列车上1万多个不同的零部件,检修时不能漏掉任何一个。”
据介绍,动车一般是行驶4000公里或48小时就得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行驶3万公里或30天再进行一次专项检修,检测项目高达80多项。每天22时到次日4时是检修人员最忙碌的时候,这是大部分动车组回库维修的时间。每天2时,负责检查线路的动检车又要空车出发。早上5时许,检修一新的动车陆续出库上路。
徐升说:“动车检修的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作业工人、质检员、使用者三道关卡的严格检验,工序不完整不能出车。动车试运行两个月以来运行一切正常。我们的责任很重,旅客安全至高无上。”
武广高铁: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魏梦佳)记者从武汉铁路部门获悉,武(汉)广(州)高铁客运新干线运营前80万公里的联调联试运行24日宣告成功完成,这标志着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面达到设计标准。
武广高铁客运新干线,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铁路。武广客运专线总设计副总工程师曾小林说,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目前,高速铁路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分别是法国、日本和德国,其单车运营时速依次为277公里、243公里和232公里。在联调联试运行中,武广客运专线在“双车重联”状态下,跑出了394.2公里的时速,对目前核定这一高速铁路运行的341公里的单车运营时速进行了充分的检验。
2005年6月动工的武广高铁,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全长1068.6公里。曾小林说,仅用4年多的时间,一次性建成10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据介绍,武广高铁还首次成功地开发了世界最先进的本线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与跨线时速250公里列车共线运行模式。曾小林介绍说,这意味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形成后,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列车全部可进入时速350公里的铁路线上跨线运行。
据负责工程设计的武汉铁道第四研究院介绍,这一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在设计上主要体现了“理念新”“规模大”“标准高”“技术新”“功能强”5个方面的特点,实现了高速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先进性、节能性的目标。
——理念新。武广铁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铁路为目标,各项工作均按世界一流的高标准要求,高度重视环保选线,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全新设计理念。
——规模大。武广高铁一次性建设线路长达1068.6公里,满足350公里/小时线路长度为915.7公里,全线无砟轨道比例高达98.69%,投资1080亿元,工程规模世界罕见。
——标准高。武广高铁运营速度高、安全性高、主要技术标准高、系统集成度高、接口要求高;除武汉、广州枢纽外,正线全线没有限速点,可全程运行350公里/小时。
——技术新。为满足350公里/小时的速度目标值,武广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普遍采用了众多的国内外最新的先进技术,集中体现了世界铁路技术的先进性,成功解决了多项世界性难题。
——功能强。武广高铁追踪间隔为3分钟,即列车运行的最小间隔可达到3分钟,意味着12小时内通行高速列车240列,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沿线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大的旅客集散功能可方便旅客换乘,能实现高速铁路与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的无缝对接;全线还设置了安全、防灾、救援等系统。
此外,列车上安装的自动减速装置可随时接收地面指令,经过隧道、桥梁等路段,遭遇风雪雷电等恶劣天气,前方36公里以外有障碍等情况,系统都会提前报警,提醒驾驶员,并开始自动减速。
武广高铁“公交式”运营服务沿线居民
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熊金超、魏梦佳)定于26日通车运营的武(汉)广(州)高铁客运专线,将初步实现的“公交式”运营,为沿线居民服务。
全长1068.8公里的武广客运专线,跨越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沿线超过1亿的居民将可享受其“公交式”运营带来的便利。
据目前铁路部门公布的武广高铁即将开通的车次,从27日开始,每天从武汉开往广州方向的列车为23趟,由广州开往武汉方向的列车为28趟,其中,从武汉直达广州和从广州直达武汉的各有2趟,其余除两趟直达长沙外,多趟列车将停靠沿线的咸宁、赤壁、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韶关、清远、佛山等10多个车站。
武汉火车站每日7时25分开行首列班车,末班车最晚至19时15分出发,平均不到31分钟就有一列高速列车开行,几乎“和公交车一样密集”。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初步确定的车票价格,从武汉至广州一等车票价格为780元,二等车票价格为490元,相当于普通铁路客票价格的3倍左右。受广州南站施工进度影响,新干线前期终点只到广州北站,其中武汉至广州北一等车票价为749元,二等车票价为469元。
据了解,乘武广高铁从武汉至广州,最快用时为3小时8分,最慢也可在3小时57分钟到达。
武广高铁桥梁工程技术创造多项世界第一
新华社武汉12月24日电(记者魏梦佳、熊金超)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客运新干线将于26日正式通车运营。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在建设过程中,武广高铁桥梁工程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据武汉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杨秀杰介绍,全长1068.6公里、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全线共有桥梁648座,总长度468公里,几乎占线路总里程的一半。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这条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正桥全长4657米,主跨504米,大桥路面铺设4条铁路线,是我国首座四线公路铁路两用斜拉索桥,创下了跨度、荷载、速度、宽度4项世界第一。
跨越京珠高速公路的汀泗河特大桥主跨140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箱系杆拱桥。株洲特大桥全长4380米,主跨为140根钢梁系钢拱。
据了解,在超过1000公里的长大干线高速铁路上,建设者们是首次在跨度140米的钢箱系杆拱桥上、首次在 168米的钢构混凝土连续梁上,铺设混凝土浇灌的无砟轨道,且铺设精度要达到1毫米,其难度可想而知。
武广高铁是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湖北、湖南、广东三省境内,北起武汉站,途经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市,南到广州南站,全线共15个车站,全程最短运行时间为3小时。2005年6月,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在长沙浏阳河畔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