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特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之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姚润丰、徐博)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我国“三农”工作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20字基本思路中,强调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防止农民收入陷入徘徊。在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之后,“增收惠民生”再次托起农民持续增收新的希望。

    逆势奋进促农民增收

    “去年,我家每亩粮田获补助160元,人均获农业综合补贴170元,除去化肥、农药、机收等成本,每亩稻谷纯收入达400多元,亩均比去年增加100多元收入。”江西省高安市伍桥镇高家村农民胡余良给记者算了一笔国家惠农政策带来的增收账。像胡余良一样,谈到去年的年景,许多农民喜笑颜开,希望的田野处处荡漾着丰收的喜悦。

    回望2009年,靠多年的固本强基和国家实施的一揽子计划,虽然农民增收步伐受阻于突袭的金融危机,受阻于多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受阻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异常波动,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宏观调控中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取得了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的佳绩,明显好于年初预期。

    骄人成绩,来之不易。一项项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政策,一笔笔现代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入,为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起到了“强引擎”作用,农民收入呈现家庭收入与务工收入并举、直接收入与转移收入并蓄的态势。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去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凸显,然而从中央到地方一年来的支农惠农力度却不减反增——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高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加1205.9亿元,“三农”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年初大批农民工集中返乡的严峻形势,各地积极落实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去年前三季度,全国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达到15198万人,比2008年底增加1157万人,第三季度农民工平均月收入提高到了1444元。

    与此同时,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机制,适时启动调控预案,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积极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深入开展部分领域农民不合理负担专项治理等举措,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农民增收的短腿犹在

    伴随一年多过一年的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农民收入保持了连续6年的持续增长势头,去年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但面对这一令人欣喜的数字,应当冷静看待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依然狭窄,农民增收的短腿现象依然严重。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分析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存在,我国宏观经济还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制约农业发展的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有几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防止因自然灾害导致农业生产滑坡。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新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今年发生大面积干旱的几率加大。

    ——高度关注农产品市场变化,防止农产品价格过度波动。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国内通胀预期增强,农产品价格存在过度上涨可能。在这种背景下,今年农产品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国内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难度增大。

    ——高度关注农民转移就业问题,防止农民非农收入出现徘徊。今年世界经济运行仍存在诸多变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还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恢复发展的困难依然较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难有大幅度提高。

    ——高度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问题,防止部分农产品生产下滑。去年部分农产品比较效益明显下降,小麦、油菜子亩均纯收益分别比上年减少12.8%和83.1%;生猪养殖效益不稳定,奶牛养殖户目前仍有29.1%亏损,压缩了农民的增收空间。

    多措并举拓宽增收路

    “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最核心的是农民增收问题。面对农村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6个中央一号文件,最终落脚点都是农民增收问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尚存、自然灾害频仍的冲击下实现的农民收入连续6年超过6%的增收幅度,实属不易。但我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从根本上建立,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农民增收的渠道收紧、就业难度加大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中央有关部门一系列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好政策也将相继出台:

    财政部表示,2010年将继续增加“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部表示,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实施,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措施与管理方式,促进农民务农收入稳定增长。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建材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将继续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把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

    回首2009年,增收亮点频现;放眼2010年,人们充满期待。可以相信,这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必将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必将进一步巩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势头,亿万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宽裕。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部署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

    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 车玉明 董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7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研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详细>>>

农业部部署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有关工作

    1月4日,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2010年第1次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工作安排,审议《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并对各项工作任务提出明确的分工意见和落实要求。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狠抓工作落实,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详细>>>

 
 
 相关链接
· 年终特稿:2009年乙肝病毒携带者维权艰难破冰
· 年终特稿:“三通”铸就两岸“一日生活圈”
· 年终特稿:2009,中国“网事”精彩纷呈千姿百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稿:"城镇化"拓展发展新空间
· 国际儿童日特稿:爱,让劫后余生的儿童更加坚强
· 新华社特稿:龙腾狮跃红旗艳 中华儿女贺华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