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解读:对党员干部不良现象要及时提醒批评制止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

怎样理解对党员干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要及时提醒、批评、制止?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决定》指出:“对党员干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要及时提醒、批评、制止。”这就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注重“关口前移”,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坚持勤观察、多提醒、敢批评、早制止,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促使党员干部作风好转。

    第一,勤观察,全面了解党员干部作风状况。只有做到全面了解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党员干部作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多提醒,及时解决倾向性问题。良好作风重在养成,抓作风建设贵在经常。坚持抓早、抓小、抓日常,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多提醒,帮助党员干部及时打扫身上的“灰尘”。

    第三,敢批评,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作风建设人人有责,领导干部责任更大,必须是非分明、敢抓敢管。要善于运用批评的武器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决定》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纠正缺点错误,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反对和克服好人主义。”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方法。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好加强作风建设的责任,就必须摒弃患得患失、明哲保身等观念,敢于和善于拿起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第四,早制止,强化纪律的威慑效果。对党员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管理,必须坚持纠正、诫勉、处分相结合,对调查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抓住线索,查细、查实、查准。  

 
 
 相关链接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增强干部考察准确性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拓宽干部选拔来源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增强推荐测评两性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怎样理解用人标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