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西藏农牧业建设有力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1月6日电(记者尕玛多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发改委获悉,“十一五”以来,国家共投入31.4亿元实施西藏农业开发项目,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0倍。规模空前的建设投入不仅增强了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后劲,而且有力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十一五”期间,西藏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区域优先突破”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方针,大力实施特色农牧业开发项目,初步建成了藏东北牦牛、藏西北山羊绒、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主的粮油禽蛋奶菜、以藏东为主的林下资源等产业带,农牧区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特色化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被誉为“软黄金”的山羊绒手感柔软、光滑,其纺织品轻薄、温暖。阿里地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绒山羊基地,近年来又积极地融入西部绒山羊产业带建设中,使得绒山羊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绒山羊存栏数达到146万余只,占牲畜总存栏数的48.09%。目前,阿里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日土县白绒山羊原种场为核心,措勤县紫绒山羊原种场以及革吉、改则两县白绒山羊扩繁场为双翼的绒山羊产业带格局。

    据记者了解,在阿里地区日土县,山羊绒产量已提高到了2008年的73吨,农牧民年人均增收144.25元,绒山羊产值占到当地农牧民年人均收入的70%以上。

    林芝地区被誉为“西藏江南”,近年来大力实施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波密、察隅为主的粮油生产加工,以林芝、米林、工布江达为主的藏香猪、藏鸡特色养殖,以工布江达、米林、波密为主的藏药材种植业等八大产业带。其中,藏猪养殖规模达到近40万头,藏鸡养殖规模达到50万只。

    伴随着国家对西藏农牧业投入的加大,并通过优惠政策牵动、项目建设拉动和科技措施促动,西藏的粮食年产量稳定在92万吨以上,确保了粮食安全;同时,蔬菜产量达到55万吨、肉类产量达到25.73万吨、奶类产量达到31万吨。

    此外,西藏的农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西藏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55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实现总产值达14.4亿元。全自治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375家,入社农牧户达31593户。 

 
 
 相关链接
· 特色农牧业成为西藏当地农牧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 西藏自治区加快农发区农牧业生产合作组织建设
· 青海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强化对农牧业支持
· 强卫:走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