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山绿水清三峡美 沙尘源地变屏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4日   来源:新华社

昔日沙尘源地变成北方绿色屏障

    马群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和沙地疏林交接地带走过(2009年12月30日摄)。内蒙古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等五大沙漠和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等几大沙地,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较为集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省份。曾经,沙尘从这里侵袭华北、进逼首都北京,令人忧心忡忡,使内蒙古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沙尘源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70多亿元,在京津周边、阿拉善和浑善达克沙地等重点区域,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

    经过近10年努力,内蒙古累计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2.6亿亩,增加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200万亩,实现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内蒙古基本形成了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生态屏障以及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约400公里、宽1-10公里的防护林体系,筑起了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治沙人员在内蒙古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压沙障准备造林(2009年4月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实施围封禁牧后草原生态明显改善(2009年9月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内蒙古呼伦贝尔境内的根河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后,沙化形势得到控制(2009年9月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戈壁深处的居延海湖面一度干涸,经过近10年的努力,湖面面积恢复到30平方公里以上(2009年10月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马群在经过封育后得到恢复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吃草(2008年6月摄)。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西部大开发10周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 武警部队2010年起将采取九项举措支援西部大开发
· 西部大开发10年:青海工业经济年均增幅20%以上
· "东方多瑙河"的前世今生—西部大开发中的澜沧江
· 西部大开发10年间的云南香格里拉
· 我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伟大民族精神的永恒赞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