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在海地积极展开防疫救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子港1月18日电(记者袁满 邢广利)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队长侯世科18日在太子港说,在当前的气候和卫生条件下,海地地震灾后有可能暴发传染病,医疗队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正努力在当地开展防疫及防疫宣教工作。

    侯世科对新华社记者说,海地在震前就流行登革热疫情,现在天气炎热,灾民密度大,食品、水源和医药缺乏,加上尸体处理和卫生问题等,更容易暴发鼠疫、霍乱、疟疾、肝炎等传染病。

    侯世科说,地震后,海地一直未能展开大面积的消毒防疫。医疗队正尽力在受灾现场和医疗点附近进行防疫消毒,并向灾民宣讲灾后防疫知识,发放防治传染病的药物。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加紧对海地进行医疗救助,加大防疫援助力度。

    据介绍,截至18日,医疗队已对约3000平方米的灾民集中居住区进行了消毒喷洒,印制了“灾后卫生防疫十项注意”的法语(当地官方语言)宣传材料,并组织当地志愿者宣讲卫生防病知识,发放宣传单2000份。

    此外,医疗队还在太子港数个安置点开设了医疗救护点,给700多名外伤病人换药,完成了150多例清创缝合手术,救治危重病伤员12人。医疗队还为搜救队员和防暴队员提供防暑、防疫和消毒保障200多人次。

海地地震现场直击:中国医疗小分队救助伤员忙 

    新华社太子港1月18日电(记者邱俊松 袁满)当地时间18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由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装甲车护送,来到海地总统府门前广场设立的救护点。数以千计的地震灾民正栖身在那里临时搭起的帐篷里。

    医疗小分队的队员们迅速将医疗器械和药物搬下车,并支起了医疗帐篷。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一直在一旁警戒和维持秩序。很快,现场就聚集起数百人等待救治,一些病人闻讯后甚至乘摩托车赶来广场看病。医疗帐篷外等待就诊者排起了长龙。

    医疗队员们首先为那些较重的伤者查看伤情。一位海地妇女的手被掉落的天花板砸断,伤口深可见骨。医疗队员赶忙给她处理伤口,她痛得直哭。

    22岁的纳塔也来到帐篷接受检查。她已怀孕7个月,丈夫很担心她和肚子里的孩子。

    “胎儿的发育、胎心、胎动都在正常范围,孩子大小也正常,”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中国武警总医院妇产科医生张雪梅一边给孕妇检查,一边安慰对方。得知纳塔有亲人在地震中丧生,张雪梅担心,孕妇因受到惊吓和过度伤悲可能会使胎儿发育受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可能迟缓。

    一个上午,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小分队共救治了500多名伤患者。

    忙碌的工作使得队员们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午饭时间早就过了,队员们还在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检查、清创或包扎,并不断地对道谢者重复说:“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里缺少药品,能得到中国人的援助,我觉得他们很幸运,”一位路过的海地居民说。

    海地的紧张局势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开展救援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每次出门设立医疗点,他们都需要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队员们陪同保护。防暴队不得不从原本就繁重的巡逻和维和工作中抽出人手,保护救援队人员和物资安全。

    “现在局势很紧张,但是还没有到出现大规模骚乱的地步。我们得抓紧时间,尽可能多给当地的灾民提供帮助,”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席医务官侯世科说。

 
 
 相关链接
· 外交部介绍海地地震后领事保护、紧急救援等工作
· 中国民航积极行动做好赴海地紧急救援包机工作
· 中国国际救援队分成两组在海地继续开展救援工作
· 地震局:国家灾害紧急救援队赴海地实施紧急救援
· 中国援助海地首批紧急救援物资17日运抵太子港
· 南航货机满载我国90吨救援物资抵达海地太子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