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世博舞台上的精彩悬念-上海世博会文化活动前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世博大舞台上的精彩悬念
--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前瞻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电(记者 孙丽萍、吴宇、许晓青)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帷幕将在黄埔江畔开启。在展示全球经济、科技最新成果的同时,上海世博会也是中国文化全面拥抱世界的契机。来自全球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者将齐聚上海,共同营造一个跨越国家、民族、宗教界限,传播“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理念的世博大舞台。

    登上这个舞台,全世界的人们将共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呈现汇聚全球灵感的文化创意,展示各自的文化创新和创造实力。

    参展者争送“文化使者”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胡劲军告诉记者,在上海世博会184天会期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文艺演出和主题娱乐活动,让中外观众足不出“世博园”,就能够享受到全球文化艺术的盛宴。预计在世博园区公共场馆“绽放”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总数超过2万场,每天将有20余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参与到各类演艺娱乐活动中去。

    这些演出中,一部分是世界五大洲参展者向上海世博会主动派遣的“文化使者”。在亚洲,黎巴嫩卡拉卡拉舞蹈团的动人歌舞将把世界文学瑰宝《一千零一夜》“唤醒”,日本的舞者将身穿古朴优雅的民族服装,带来流传数百年的传统庆典演出;在欧洲,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将带来西方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多明戈、波切利两大天籁男高音也将为上海世博会放歌;在美洲,被誉为加拿大“国宝”的太阳马戏表演充满想象力,来自巴西的激情桑巴舞将传递足球国度的热力;在非洲,罕为人见的布隆迪大鼓表演、佛得角“赤脚女歌王”艾芙拉的演唱将释放野性纯真之美;在大洋洲,萨摩亚民族集体舞、所罗门群岛排笛器乐表演、斐济传统歌舞充满异国风情。

    一些国际组织也将带来极其精彩的晚会和文化活动。联合国创意之夜、红十字晚会、“气象之夜”等将集聚全球演艺界和专业主持界的明星大腕。

    “在我们看来,文艺演出代表了我们的民族特性和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活的展品,是一种不需要语言的大众交流。” 罗马尼亚外交部副国务秘书兼参展上海世博会总代表费迪南德·纳吉的话,道出了世界各国争相送来“文化使者”的原因。

    组织者主动招标、“采撷”

    世博会还有一部分文化演艺活动则是通过组织者全球招标的方式,由全世界的文艺团体为上海世博会度身定制。西班牙拉夫拉剧团为演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创作了主题表演《城市之窗》,用室内大型装置和演员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浓缩全球城市生活的时空演变。东方歌舞团则专门创作了音乐舞蹈大型晚会,由《我的城市,我的家乡》、《风从五洲来》和《神州华彩》三台剧目组成,载歌载舞展现世界风采、中国气派。

    不仅要展示人类文明,更要留下全球智慧,这就是上海世博会选择参展文化、科技项目的原则之一。德国德可媒体集团为上海世博会专门打造了全球青年创新之旅,已在全球征集到100个创新项目,内容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新服务等领域和方面,世博会期间预计可吸引300万人次观众参与“互动”演示。

    对于上海世博局活动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为世博会的文艺演出节目制定“菜单”是最为幸福的烦恼。面对全球文化艺术的“汪洋大海”,世博局不仅要判断各国推荐的世博“文化使者”的水平,更要放出眼光,自己“采撷”最有价值的“珍珠”。

    长达两年时间的“国别研究”项目为此展开,这是上海世博局活动部启动时间最早、投入人力最多的一个项目,其宗旨是掌握全球文化演艺新资讯,为文化产业提供国别文化数据库,为上海世博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从2008年1月开始到2009年3月,这项研究项目共收集到184个国家的文化概况,精挑细选了世界各国的6000余个节目信息,还详细研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节庆、民俗传统、宗教禁忌、与世博会的渊源等情况,汇总成了一本99万余字的世界文化手册。

    文化演艺促进中外合作

    跨国界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在上海世博会筹办过程中比比皆是。在世博会日本馆,专门辟有一座可容纳500名观众的传统木制剧场。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期间,日中两国艺术工作者在这里每天都要上演大约35场反映日中友好和日中共同拯救朱鹮活动的音乐剧。

    “发生在上世纪末及本世纪初的以关爱之心拯救朱鹮的故事,是日中两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朱鹮得到成功拯救,也增强了人类团结起来应对当前各种挑战的信心。而这恰恰是日本馆最希望展示和传递的信息。”日本经济产业省大臣官房审议官原山保人说。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与芬兰共同合作的音乐剧《SPIN》,将成为5月27日世博会芬兰馆国家馆日活动的开幕演出。这部音乐剧用富有洞察力和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新闻媒体“杀死”娱乐明星的悬疑故事。

    音乐剧中方制作人吴嘉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因为世博会,芬兰这个“圣诞老人的故乡”不仅与上海相距9小时飞行距离,在文化上与中国也鲜有交集。然而,上海世博会吸引了芬兰艺术家的注意,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合作愿望。两国话剧人跨越万里的合作,碰撞出了艺术火花。

    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说,2010年世博会,是设立在上海的一座“地球村”。未来,文明多样性将成为人类共识,而非争端的源泉。人们将鼓励跨文化交流,促进人类的共同理解。

    开放、包容、创造,如何传递中国精神?

    世博会是全球文化艺术的竞技场。面对这一场在自己家中举行的国际文化竞争,与其说中国将展示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不如说中国人更希望通过文化交流,告诉世界一个古老民族正在焕发新生,寓“和平”于“崛起”,寓“和谐”于“发展”,用可持续的科技、经济、文化进步,造福国人、温暖世界。

    数月前刚刚完成转企改制的上海木偶剧团,本身就是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此次为上海世博会策划、创作皮影戏《三国演义》和杖头木偶《西游记》,整合了国际木偶表演的最新创意、技术和资源,对中国传统木偶和皮影艺术进行了“现代化的颠覆和提升”。在这场“时空之旅”中,观众可了解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从孙悟空、诸葛亮两个传奇人物身上,感知中华民族的勇气和智慧。

    上海木偶剧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晓星乐观地表示,世博期间,两剧将演出400场,可望大大增强中国木偶与皮影的国际影响力。

    以少林、武当为代表的中国功夫,也将首次在有159年历史的世博会上公演。武当掌门人李光富说,武当道家文化是主张“和”,希望借助世博舞台,向世界传递以柔克刚、阴阳平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胡劲军认为,上海世博会的2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不仅让国人大开眼界,带来无穷的欢笑和愉悦,人们更可以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走向,各国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从中可学习到各国对发展本国文化品牌、开拓文化创意产业的最新思路。他说:“上海世博会精彩文化演艺活动带来的思维冲击,将成为推动中国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崭新力量,‘后世博’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格局将因此而变。”

 
 
 相关链接
· 世博会:外国自建馆陆续竣工 多元文化交相辉映
· 2万多场文化演艺活动将在上海世博会轮番登场
· 上海世博会之震旦馆:20分钟览8000年中华玉文化
· 加拿大人眼中的上海世博会:文化窗口·商机平台
· 42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参加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