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顾瑞珍、查云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5日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记者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65.5%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同比上升8%。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08年下降10.4%,较2005年下降24.6%。
周生贤说,2009年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力度不断加大,期间组织开展了2008年度和2009年上半年各省(区、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减排核查,对两次核查中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整改。
减排工程建设和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2006年以来累计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46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2006年以来累计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4.11亿千瓦,其中新增现役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1.81亿千瓦。淘汰小火电装机容量2617万千瓦,“十一五”以来累计关闭6006万千瓦。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同时,周生贤指出,虽然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但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还有很大困难,各地减排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离完成减排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我们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全胜。”周生贤说,2010年的减排目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力争比2009年再削减40万吨,化学需氧量减排在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削减20万吨以上。他指出,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充分消化今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减排任务。
10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惠及900多万群众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顾瑞珍、查云帆)“以奖促治”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政策创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惠民工程。
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0亿元,90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
记者25日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10亿元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用于支持1460多个村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示范,带动各地农村环保投资近15亿元。“以奖促治”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加强,许多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事业发展。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要进一步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措施,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做到“抓点、带线、促面”。推行“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在环境问题集中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治理,建设集中治污设施;对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边远地区的村庄,推广分散型、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模式;鼓励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覆盖范围向周边村镇延伸,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共享共用。开展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2009年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顾瑞珍、查云帆)记者25日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环保工作深入落实“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介绍说,2009年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八个流域完成污染治理投资714.9亿元,占总投资的44.7%;建成项目1270个,占46.8%;在建项目785个,占28.9%。新增加总投资41.19亿元的101个松花江流域治污项目。九大湖库生态安全评估已经完成。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进展顺利,首次明确了4000多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对象。
据了解,2009年通过颁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抓手。
“要严格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并向组织部门通报考核结果。”周生贤指出,各省(区、市)要对跨市(县)界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松花江流域“十一五”规划要提前完成目标任务,淮河等其他重点流域要力争今年按期完成。南水北调沿线治污工作要切实落实规划要求。抓紧制定实施九大重点湖泊水库“一湖一策”污染防治方案,在其他湖泊水库流域开展生态安全评估。
周生贤:“十一五”环保主要规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顾瑞珍、查云帆)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5日说,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环保任务的决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年。“十一五”环保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表明,“十一五”环保主要规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为“十二五”时期环保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环境保护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成果丰硕。中央财政投入污染源普查经费8.62亿元,地方财政安排资金31.16亿元。全国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顺利完成既定任务。
水专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所有项目和课题立项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启动32个项目,230个课题,占“十一五”拟启动课题的96.6%。大部分示范工程、配套工程和配套经费得到落实,部分项目和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周生贤说,“十二五”环保规划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程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基本思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周生贤表示,2010年要全面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向国务院汇报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争取把一些主要指标和重点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及早启动“十二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污染防治、总量控制及能力建设、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积极协调,全力推进《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获得国家审批。尽快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前期研究试点方案,探索“分区管理、分类指导”的环境管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