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江源:28亿多元投资初步恢复“中华水塔”功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宁1月28日电(记者 何伟)记者日前自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获悉,我国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经过5年实施,已累计完成中央投资28亿多元,生态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中华水塔”功能初步恢复。

    为了让三江源重返“生态天堂”、重现碧水蓝天,2005年我国政府规划投资75亿元,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区主要在青海省玉树、黄南、果洛3个藏族自治州为主体的青海南部,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

    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晓南介绍,这项工程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建设,共有22个子项目。截至目前,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28.16亿元,项目执行进度达90%以上。

    李晓南告诉记者,工程实施5年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趋势明显缓解,“中华水塔”功能初步恢复,出境水量大幅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三江源地区出境水量仅为412亿立方米,2007年出境水量为492亿立方米,2008年出境水量为502亿立方米,到2009年出境水量达到776.3亿立方米,工程实施后“增水”效果显著。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也是生态系统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区之一。  

 
 
 相关链接
· 青海2010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投资规模将12亿元
·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喜人
·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5万藏族牧民融入城镇
· 三江源地区近5万名藏族牧民融入城镇生活
· 生态保护让三江源区再次成为“野生动物乐园”
· 青海在三江源地区实施“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显著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