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王勉 熊红明 程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其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高出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7.2个百分点。
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相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属于“后起之秀”。自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破浪前行,在区域经济的大潮中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后起之秀”强势崛起,弥补了我国沿海经济格局中最弱一环
2010年1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南宁举行的“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说:“近年来,经济区开放开发风生水起,逆势而上,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考验,已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经济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两年前的2008年1月21日,马飚对外宣布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0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从1434亿元增加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6.7%。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依然强劲,生产总值增长15.9%,比广西高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7.2个百分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北部湾顶端的中心位置,主要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六市,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95公里,人口1250多万。处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多个区域合作交会点。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瑞贤说:“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布局看,北边有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湾经济区,华东有长三角,再往下有海峡两岸经济区,华南有珠三角,唯独北部湾经济区落伍。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强势崛起,弥补了我国沿海经济发展链条最后一环,也是最薄弱的一环,我国沿海经济最终形成‘两角两岸两湾’格局。”
陈瑞贤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3个亿吨大港,29个产业园区,三年构建“大北部湾”
“港口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龙头,是经济区沿海区位优势最直接的体现。”广西钦州市委书记张晓钦说。2008年12月23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成为我国第6个保税港区,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保税港区。
按照规划,到2013年,钦州港区的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亿吨。除了钦州港区之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防城港区和北海铁山港区的年吞吐能力,也分别将于2012年、2013年达到1亿吨。
港口龙头背后,是强大的产业集群支撑。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布局规划》,广西将在北部湾地区布局29个产业园区,总面积达689.6平方公里。在这29个产业园区中,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北海电子产业园、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等11个重点产业园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支持的产业园区。
一批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带动了众多行业基地的形成。广西准备通过3至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以钦州、北海石化项目为重点的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以防城港钢铁项目为龙头的区域性现代化钢铁城;以北海、南宁电子产业为主导的北部湾“硅谷”;以北海、钦州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亚洲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基地;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重点的面向中国西南和东盟的功能强大的保税物流体系;在南宁打造全国最大的鞋城,在防城港打造全国最大的磷酸生产出口基地;建设以凭祥、东兴对东盟贸易为主的外贸基地。
在今后的三年时间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拟建设或建成的项目共计1402项。项目建成后,将会形成一批以石化、电子、林浆纸、能源、钢铁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一个连通世界、活力四射的“大北部湾”呼之欲出。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乃学表示,广西北部湾保税物流体系的建成与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政策的叠加,为世界各国企业打通了连接中国市场和世界经济的便利贸易通道。他说:“越南谅山、河内的产品要出口美国,在自贸区建成前,更多是通过越南的港口出口;自贸区建成后,由于产品都在自贸区内,没有了关税壁垒,产品从钦州保税港区出口会成本更低,贸易会更自由。”
74项优惠政策,助推北部湾跨越式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强劲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吸引力。马飚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拥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这些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除了将《关于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和《关于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决定》。从产业支持、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支持、金融支持、外经贸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优化投资环境方面提出了多条优惠政策。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拓宽投融资渠道。2007年2月,通过资源整合,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作为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其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协议,支持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广西专门出台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七个方面74项优惠政策,如15%的企业所得税中广西留存的6%可以免收,对进出北部湾港口和口岸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减半收取车辆通行费等。
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梁亮胜说:“广西的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也愿意到这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