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慰问民心暖 “小年”就要贴春联
——内蒙古自治区灾区节前见闻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7日电(记者 贾立君)“虽然今年收成不好,但是政府的帮扶力度比哪年都大,我们的心里热乎乎的,一定要快快乐乐地过个年。”王妙林喜笑颜开地请记者进屋避寒。
王妙林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城关镇德胜村农民。记者2月6日下午驱车路过德胜村村前公路时,被她家门口红彤彤的春联所吸引。因为,当地传统中,一般大年三十才会贴春联;再说,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谁有这么高的“兴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见记者疑惑,王妙林解释说,“昨天县里、镇里的领导来慰问,送来不少年货。”她指着炕边大包小包的糖果、瓜子、炒花生,还有外屋的鞭炮、窗花以及未贴完的春联说:“这都是慰问团给的,我们过年需要的零碎东西基本不用再买了,虽说这些东西值不了很多钱,但是政府记着我们,又想得这么周到,老头子一激动,今天一大早就把对联贴上了,还高兴地跟我说‘政府这么关心咱,咱从小年就开始过大年吧’。”
今年54岁的王妙林告诉记者,这里已连续四年受旱,去年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家里11亩土地只收了不足千斤的土豆、900多斤小麦、80多斤胡麻。不久前,这里又遭遇了雪灾,乡里包村帮扶干部三天两头前来嘘寒问暖、送衣送物,10天前政府还为村里每户人家发放了500公斤煤、两袋面粉、300元慰问金。
记者在化德县城关镇、公腊胡洞乡的一些村庄看到,腊月廿三“小年”当天,不少村民像王妙林家一样,提前张贴了政府所送的春联。村民们表示,大灾之后,党和政府细致入微的关怀,鼓舞着他们渡过难关、生产自救的信心。
化德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兰英介绍,去年全县有6.5万人因大旱而不同程度受灾,2009年底和2010年初全县又遭遇暴雪灾害。受灾以来,县里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科局联系村子、党员干部联系重灾户”责任制,组织群众生产自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以降低损失、夯实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化德县多渠道筹集救灾物资与资金,紧急救助受灾群众。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发放救灾衣物3.6万件、燃煤2500多吨、面粉2.7万多袋,救助重灾人口2.7万人次;春节前,县政府再次安排50万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此项活动眼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