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 王敏、林红梅)16日是农历大年初三,春节长假已过半,春运进入第十八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春节黄金周前四天,全国道路客运平稳有序,运力充足,安全形势较好。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北方部分地区有降雪,南方地区多阴雨(雪),但对水路客运影响不大,全国水路旅客运输秩序井然,未发生旅客滞留现象。
据统计,2月13日—16日,全国道路运输日均投入客车73万辆、205万个班次,累计运送旅客1.27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其中,16日道路旅客运输量为2810万人,比15日增加180万人,同比增长12.6%。全国主要地区水路旅客运输预计完成92万人次,与去年持平。黄金周前四天全国水路客运量共完成324.5万人次,同比增加3.7%。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春节黄金周前四天道路客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中短途客流多,农村客流量大。据统计,黄金周前四天日均客运量为3177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1%,其中,中短途探亲流和旅游流占到全部客流的85%,由于国家经济回升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农民工大量返乡过年,使得出门旅游和探亲客流大幅增多,增加的客流主要集中在旅游城市和农村地区。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扶农政策,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村道路客运发展迅猛,使得农民群众出行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春节黄金周前四天,农村客流增幅达到15%,为满足农民出行需要,全国每天投入的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0万辆,日发农村客运班次96万个,运营农村客运线路7.8万条。
为满足群众春节期间的出行需要,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早部署、早准备、早安排,加强运力调度,特别是加强农村客运班次调整,保障农民群众参加庙会、赶集购物、探亲访友等出行需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全国有近万辆应急客运车辆处于待命状态,确保突发情况下的紧急输运。
同时,各地交通运输企业和汽车客运站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做好春节黄金周运输组织工作,做到了大年三十没让一名旅客滞留在汽车站,充分发挥了道路运输“兜底”的作用。全国10万名运政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在汽车客运站增派运政管理人员,加强运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证运输服务质量。
16日全国重点水域旅客运输形势平稳,渤海湾地区客运量完成4595人次,同比下降3.7%;长江干线(重庆至湖北宜昌段)客运量完成4895人次,同比增长19%;因大风影响,普陀山至大榭航线停航,舟山群岛地区客运量完成99164人次,同比下降27.7%;琼州海峡地区客运量完成12586人次,同比下降11%,港澳线客运量完成29515人次,同比增加16%;台湾海峡地区马尾—马祖、厦门—金门、泉州—金门三条航线客运量完成4515人次,同比增长21.6%。

综述:全国交通部门迎战春运高峰确保群众出行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 林红梅 王敏)全国道路水路春运10日伴随着雨雪天气,进入了节前高峰期。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多种措施,送旅客雪中回家,全天道路水路旅客发送量达到6541万人次。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介绍说,9日夜间到10日上午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陕西北部、河北西南部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雨雪天气。各地积极应对。10日全国道路旅客发送量达到6460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3%。全国主要省市水路客运量预计完成8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6%左右。详细>>>
农历除夕全国道路水路完成旅客运送4839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林红梅、王敏)13日是春运第15天,也是春节长假的第一天。时值农历除夕,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全国道路旅客运输平稳有序,全天共投入大中型营运客车76万辆,发送210万个班次,完成客运量4750万人次。全国主要地区水路旅客运量预计完成89万人次,同比增长7.2%。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前几日受雨雪影响地区旅客运输基本恢复正常,各道路运输企业和主要汽车客运站加班加点,确保无旅客滞留现象。水路客运秩序正常,客流平稳,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港航企业提前部署并做好了充分准备,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整运力,确保水路运输安全和客运运力充足,满足回家过年旅客运输需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