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灾区见闻

2月13日,在邛崃市南宝山永久安置点,一位来自青川的老人正在做团圆饭。当日,四川省青川、汶川因灾失地群众在该省邛崃市南宝山永久安置点迎来首个春节。安置点里,羌红、春联、大红灯笼和彩旗烘托出浓浓年味,羌、汉群众在一起舞狮子、放鞭炮、吃团圆饭,欢度在新家园的首个春节。邛崃市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唯一跨市州异地安置点,共接收汶川和青川两地因灾失地群众285户、1202人。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四川崇州、青川、 汉旺、 北川;甘肃文县; 新疆阿勒泰

2月14日,这位叫叶冬(右)的小伙子第二次看到了自己出生4个月的儿子,他的妻子张莉(左)带着孩子从家乡来到汉旺镇,看望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在援建施工第一线的丈夫。新华社记者 陈燮 摄
全国各地群众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欢庆虎年春节

2月14日,在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上,一名女孩戴着造型可爱的帽子和眼镜推销商品。近日,北京各大庙会纷纷“开锣”,不少游客和商贩利用造型夸张、可爱的饰品装扮自己,为喜庆、热闹的庙会更增添了时尚气息。 新华社发(金硕 摄)
北京各大公园推系列民俗活动吸引16万名中外游客

2月12日晚上,拉萨市民潘多正在做“古突”。当天是藏历12月29日。按照传统,这天晚上每个藏族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吉祥“九宝粥”,藏语称“古突”,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古突是一种用面团包裹着九种材料制成的面粥,含有丰富的意味:每个人从“古突”里吃出包裹在面团内代表不同内涵的生肉、羊毛、辣椒、盐巴、白色卵石等东西的时候,家里掌勺的母亲便会解释其代表的意义,经常引出全家人的欢声笑语,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西藏:合家团圆吃“古突” 藏历新年拉开序幕

2月14日,一队牧民冒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从数十里远的地方骑马赶来,为亲友拜年。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摄
内蒙古牧民的春节新生活:从骑马拜年到城市K歌

2月19日,游客在澳门特产柜台前购物。新华社记者 张家伟 摄
澳门举行巨型金龙点睛仪式为大龙巡游活动揭幕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昆仑站全体队员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向全国人民恭贺新春(2月13日摄)。2月13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昆仑站队员在中国南极中山站举行游艺活动,喜迎虎年新春。新华社记者 崔静 摄
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队员们在中山站过除夕
上海、云南、山东、山西、海南、天津、陕西、吉林、青海、点击更多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