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2月21日电(记者 刘海、杨华)今年5月12日前,四川省都江堰市将增加一处仿古地标性建筑——东门城楼,而与之配套的都江堰古城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也在2月21日当天启动。
都江堰市古城区位于都江堰中心城区,面积近两平方公里,辖区内保留了与水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古迹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巷深院,以及淳朴的民风民俗,是都江堰两千多年沧桑变化的见证。
为更好地抢救、修复、保护和传承古城区历史文化,都江堰市在2009年9月提出古城区整治改造和恢复重建,经过4个月的调研论证,最终梳理出了近百个项目,涵盖古民居文物古迹保护与建设、拆旧后场地恢复重建、保留建筑物立面整洁、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商业旅游业打造等方面内容,预算投入28亿元,整个项目预计2011年5月12日前全面完成。
据了解,都江堰市古城区恢复重建项目分为“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完善设施、提升业态”等四大类。项目将对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明清建筑予以保留,对现有建筑进行风貌塑造,复原城墙、城门、历史桥梁、历史街巷等。此外,还将把岷江活水引入城中,使古城实现山水共融,打造以文化展示、特色餐饮、旅游酒店为主的旅游核心区,凸显古城特色旅游业态。
21日当天奠基的东门城楼项目是古城区恢复重建的重要项目之一,除古城楼外,还将布置附属仿古群楼及灯光。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都江堰市集旅游、文化、商贸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


2月21日,成都市及都江堰市有关负责人为都江堰市古城区恢复重建启动奠基。当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启动古城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个项目涵盖古民居文物古迹保护与建设、拆旧后场地恢复重建、保留建筑物立面整洁、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商业旅游业态打造等方面内容,预算投入28亿元,预计2011年5月12日前全面完成。新华社记者 刘海 摄
四川省2010年将完成九成以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新华社成都1月26日电(记者 余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26日说,2010年,四川将完成90%以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北川、青川、汶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其他33个城镇基本完成重建主体任务。
这是蒋巨峰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26日的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的。详细>>>
新年新房生活更红火——汶川地震灾区崇州市见闻
新华社成都2月18日电(记者 余里 江毅)“老板,给我来20个冻糕,再来10个叶儿粑,带走!”大年初五,天气阴冷,四川崇州市怀远镇的唐记叶儿粑店门前,却是一片繁忙红火的景象,客人们排起了长队,街两旁停满了汽车。春节大假期间,不少外地人专程驱车前来,吃上几个冻糕、叶儿粑,临走时还要带上不少回去。
“春节这几天,我们的生意好极了。”唐记叶儿粑的总经理唐映雪乐得合不拢嘴,还不到下午4点,店里的存货很快就要被抢购一空了。“地震震垮了店里的墙,我们又重新修起来了,现在的生意比以前还要好。”唐映雪告诉记者,他们在镇上开了新店,现在一共有40来个工人,每天都还忙不过来。 详细>>>
笑容里读懂坚强 巨变中感受希望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四川青川县春节见闻
新华社四川青川2月17日电 (记者 杨三军、侯丽军) 记者已经记不清这是地震后第多少次到青川了,然而,每一次来都会看到新变化,都会有新感悟,虎年春节这次感受尤其深。
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青川,因“其水清美”而得名。在32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内,大山连着大山,县城坐落在两山之间的峡谷中,美丽的乔庄河蜿蜒着穿城而过。 详细>>>
一个新北川的崛起——地震重灾区北川春节见闻
新华社成都2月16日电(新华社记者 侯丽军、谢佼)农历大年初三,整个绵阳市都笼罩在一片蒙蒙细雨之中。昔日安置数万受灾群众的九洲体育馆挂上了“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的大红横幅,旁边宽阔平整的辽宁大道一直通向安昌河畔的北川新县城。
16日,记者在绵绵细雨中走访了位于安县永兴镇的北川曲山镇永兴板房区。永兴板房区是北川老县城回龙社区、新街社区、茅坝社区和沙坝村受灾群众的安置点,目前仍有将近6000人居住在这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