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引来清流润民心——广西上下一心全力抗旱保民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宁2月27日电(新华社记者张周来、王志伟)自2009年8月以来,广西西北部大石山区遭遇罕见的严重旱情,至今干旱少雨天气已持续近半年时间,平均降水量偏少程度居1951年以来同期第二位。大量河水断流、水库见底、水柜干涸,人畜饮水面临严重威胁。旱情面前,广西上下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整个春节都奋战在送水抗旱第一线,把涓涓清流源源不断地送进村村寨寨,确保了广大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

    广西大石山区遭遇罕见旱灾

    桂西北地区属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当地“一场大雨地成河,三日无雨地冒烟”,干旱易发。2009年8月以来,一场罕见的秋冬连旱袭击了广西河池、百色等地大石山区,部分河水断流,大量水柜、水库干涸,人畜饮水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以受灾最为严重的河池市为例,持续干旱造成水库蓄水量减少,大部分山塘水柜干涸,河溪断流。截至今年1月底,河池市水库的蓄水量占有效库容不到四分之一,全市有60座水库干涸,5000多座塘坝干涸,15万多个家庭水柜和地头水柜干涸。

    河池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到今年1月底河池有上百万人受灾,80多万人和3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其中有18万多人需要到一公里以外挑水,另有7万多人需要送水解决。其中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旱情尤为严重。

    东兰县有超过8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泗孟乡抗旱指挥部干部韦乡益介绍,当地不少村民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靠政府送水维持生活,屯长、板丰等地2000多人每天需到乡政府驻地取水饮用,运水里程平均20公里,每1立方水光运费就超过50元。大同乡坡白、弄美两所小学184人已连续缺水3个多月之久,巴畴乡板丁村纳马等屯群众每天用马到1-2公里外运水饮用,部分农户到红水河边挑水饮用,极不卫生。

    由于严重干旱,供水水源严重不足,崇左市天等县和河池市南丹县城曾分别有2.5万和近8万居民饮用水困难。2月23日记者在百色市那坡县看到,为县城居民供水的团结水库从去年12月份开始因旱无法供水,县水务公司不得已抽取地下水。县城有3万多人,但目前的水量只能满足1万多人的需求,县城三楼以上住户均无法取水,住在较高楼层的居民无奈只能四处借水做饭和洗漱。

    上下一心全力送水保民生

    面对罕见旱情,广西上下一心积极行动抗旱保民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等领导同志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地紧急行动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首保生活,对有水源的地方,要加大投入确保正常供水;对没有水源的地方,要科学调度、增加水源,确保人畜用水,在确保灾区群众春节饮水的基础上,采取更多措施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

    处在抗旱主战场的河池市,采取了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领导包屯、干部包户的“五包”责任制,做到“确保群众有水喝、确保喝上安全水、确保不发生非正常情况”,数万名党员干部深入旱区村屯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难题。

    巴马县东山乡文钱村缺水情况日益严重,由于山路崎岖、农户分散,政府送水车只能送到集中供水点,不少农户还要进行二次运送,五保户用水更困难。村支书蓝海金组织了由20辆摩托车组成的摩托车送水队、10名青年妇女组成的背篓送水队和5匹马组成的马帮送水队,及时把水送到家家户户。

    “旱区滴水贵如油,父老乡亲心头忧;官兵送水四处走,解了群众过年愁”。春节长假期间一直战斗在抗旱救灾第一线的武警广西总队河池支队多次派出官兵,为旱区群众送去安全的饮用水。这个支队目前已出动官兵500多人次、车辆20多台次,为东兰、巴马等地群众送水300多吨。

    连日来,百色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纷纷当起了“消防队长”,率领相关部门、县乡干部及消防官兵深入缺水的山区村寨开展抗旱送水保民生活动。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试坚介绍,去年底以来全县已组织数千名干部下乡进村入屯组织抗旱送水活动,动员群众充分利用水井、河道取水,组织人背马驮运水,调用消防车、洒水车进行异地调运水,想方设法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广西旱情引起了中央高度关注。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他指示地方党委、政府一定要帮助人民群众克服旱灾,解决用水困难。

    今年春节期间,广西上下齐心协力临时解决了近38万群众饮水困难,灾区群众都储备了7天以上的饮用水量,没有出现无水喝的现象。东兰县东兰镇居民林美荣在家门口贴上了春联:“天无情义久不雨,井干苗枯喉亦燥;党有深情送清水,畜喜禽乐人更欢”,横批是“恩深似海”。

    春耕恐再度面临水荒

    目前广西已投入至少2300万元进行抗旱,但仍有80多万人口受旱。据气象部门预报,最近广西仍无有效降雨过程,旱情的进一步发展蔓延,将对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威胁,抗旱工作依然是“主旋律”。

    连续干旱已造成隆林冬种作物几乎绝收,并威胁着春种的顺利开展。隆林各族自治县农业局局长黄建新告诉记者,隆林全县冬种面积15.7万亩全部受灾,绝收11.06万亩,因灾减产4625万公斤。记者看到,许多群众将因旱而无法顺利结茄的油菜花割下来喂猪,而土地更是板结开裂。

    2月24日,记者在那坡县部分农村看到,许多农户开始尝试翻动因干旱板结的耕地。那坡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农汉飞说:“现在不能种也得种,春耕不等人。目前来看旱情可能使春耕延迟1个月到两个月。全县1万多亩水田目前都无法插秧。”

    目前广西各旱区抗旱救灾工作组仍在深入旱区调查了解灾情、指导抗旱救灾。广西农业部门正积极引导农民群众采用地膜覆盖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科学抗旱恢复生产,同时积极做好今年春耕生产的备耕工作,确保物资充足。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认为,造成广西同时出现几十万人饮水困难的原因,是桂西大石山区用水条件差的自然因素和历史因素叠加造成的,彻底解决这些地方的干旱局势已迫在眉睫。

    目前,自治区水利厅已提出要抓紧做好水源调查、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下一步要加大投入,重点解决大石山区目前需送水村屯的饮水困难问题,同时尽量利用现有水厂延伸管网扩大供水范围,水源充足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兴建集中供水工程。对水源匮乏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打井、建抽水设施、建家庭水柜,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饮水困难。

 
 
 相关链接
· 回良玉赴云南考察指导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
·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2009年防汛费决算结果
· 西藏五地市发生一定程度的旱情 当地正积极抗旱
· 广西一线旱区群众采取措施积极抗旱
· 国家防总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做好西南抗旱救灾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