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2月27日电(记者晏国政、王飞航)日前,作为碳汇林业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能源大省山西的林业部门率先开展碳汇造林捐资活动。不到两天时间,全省3330名林业干部职工踊跃捐资120多万元。
山西省林业厅副厅长霍转业表示,凡参与捐资的人员,中国绿色碳基金都将出具捐资收据和购买碳汇凭证,捐资1000元以上的还将发放碳补偿标识——“零碳车帖”。省厅将在太原周边选择适宜地点,利用这些捐资款项营造“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省林业厅捐资碳汇纪念林”。
“开展碳汇造林捐资活动,是我们以实际行动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的一次重大活动,也是倡导低碳生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对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碳汇林业具有巨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霍转业说。
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措施之一,以增加森林碳汇为目的的各种造林绿化活动正在中国各地加快推行。
去年年底以来,山西省提出要把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作为战略取向,从全局高度及早加以谋划和推进。其中,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被视为该省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十一五”以来,山西以年均投入50亿元以上人民币、栽植400多万亩树木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2009年,该省更加明确地提出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当年造林530万亩,义务植树5300余万株。
山西省同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碳汇林业。2009年4月,中国绿色碳基金山西专项在太原成立。这是继北京、大连、温州之后,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的第四个地方专项。此后该省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普通公民纷纷捐款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截至当年年底,全省捐赠碳汇资金已达3347.38万元。
2009年底,山西启动了首批碳汇造林示范项目。共安排项目建设资金3320万元,在全省11个市26个县、市、区规划造林4.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