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代表委员谈公共文化:场馆遍布城乡服务惠及全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01日   来源:人民日报

场馆遍布城乡 服务惠及全民
——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无论在城在乡,今天大多数人都可以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的基本服务。两会召开前夕,回顾近些年我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感慨不已,他们认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日益成熟。

    资金投入增加 设施配备改善

    资金投入和设施配备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仅2009年,中央财政就投入10亿元补助全国6000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了1.2万个乡镇文化站;拨出专项资金4.83亿元,为已建成的358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提供了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和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还拨出7.1亿元,用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发展。至2009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75.7万个,其中县级支中心达到2814个,覆盖率为96%;乡镇基层服务点15221个,覆盖率为44%;村基层服务点457488个,覆盖率达到了75%。

    上海市嘉定区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特别注重将文化民生纳入民生建设的总体规划。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介绍说,如今,区、镇(街道)、村(居委)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在嘉定建成;区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院等公共文化场所全年免费开放;12个镇、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58个村、居委会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让城乡老百姓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个文化活动点。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但在发达地区成就显著,即使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谢彬如说,自2002年以来,国家资助加上贵州的配套资金形成了强大的投资合力,使90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大为改观;尤其是2008年以后,“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发展专项资金”已经基本改善了县级“两馆”的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贵州有1222个乡镇文化站得到了中央财政资助,中央财政补助的713个文化站建设项目也已基本完成,还改善了4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预计今年全省12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工程将全部竣工。

    活动丰富多彩 服务水平提升

    在新型场馆、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的同时,举办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文化活动,调动农民和市民的参与热情,提高服务水平,也是近年来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发展的亮点。

    江苏吴江市以农民“文化联动”而闻名全国。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吴江市委书记徐明介绍,从2003年起,吴江市就在全国首创“区域文化联动”,所谓“联动”就是各村镇农民将自编自演的拿手节目送到其他村镇互相演出,最后从中选出一台优秀作品登上市区文化广场,以此激发农民的文化参与热情。这一活动以后又扩大到邻近各县市,最终成为长三角地区农民的著名文化项目,每年创、编、演节目300多个,观众20多万。

    此外,浙江台州的农村、社区、企业三类文化俱乐部,广东深圳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吉林的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等,也都大大提高了基层公共文化为老百姓服务的质量。

    代表委员们认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提升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渠道。我们必须扎实建设设施改善、服务周到的基层文化网络,让全民从中受益。(陈原)

 
 
 相关链接
· 福建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下乡文化不走了
· 西藏2009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 黄兴国察看天津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
· 浙积极推动文化大省战略 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
· 全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召开
· 中宣部文化部推广台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