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三重挑战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顾瑞珍、俞菁)中科院近日发布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等三重挑战。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详细解读了这三大挑战。报告指出,尽管我国通过“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由于经济刺激的复杂性,各种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金融危机影响所掩盖的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亦亟待解决。加快结构性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是今后的首要任务。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虽然目前人均能耗和人均排放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未来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面临越来越大国际压力的局面是难免的。我们需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和发展规律、并且是负责任的低碳发展之路。
还有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多样性挑战。重化工业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我国战略性资源能源长期处于供需紧张状态。且二十年来,中国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污染格局和大范围的生态退化压力。受发展利益驱动、监测能力不足和监管能力滞后等影响,中国环境污染已发展为区域性大气污染和流域性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态势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顾瑞珍、俞菁)由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写、中科院近日发布的《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了2007年全国及31个省区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排行榜。1995至2006年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2007年比1995年增长了8.9%,其中重庆上升了七位,升幅最大。
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辽宁、广东、海南、吉林、黑龙江位列前十名,广西、四川、山西、新疆、贵州、云南、青海、宁夏、甘肃、西藏位居后十位。
该报告指出,从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2007年,中国东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呈现出比较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
报告还表示,此次综合评估由226个基础指标汇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