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3月11日电(记者 晏国政)针对近期出现的春旱,山西省各级各部门紧急开展以保春浇、保人畜饮水为重点的抗旱工作,目前全省已完成春浇面积170万亩、180万亩次。
据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10日通报,去年冬季,该省出现几次较大的降雪过程,对该省冬小麦生长起到较好作用。但今年入春以来,受降水偏少影响,该省旱象露头。由于该省春季气温高,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将会加剧,旱情蔓延速度有加快趋势。2月21日的实测墒情数据表明,该省10厘米至40厘米土壤墒情在10%到20%之间。截至2月底,该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312万亩,占播种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另外因旱还造成48万人、11万头大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针对旱情,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于3月3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把“保吃水、保春浇、保春播、保经济林、保生态林”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积极开展保冬小麦、保春耕生产、保经济作物、保生态林区的抗旱春浇工作。根据下达冬春浇计划,要求各水管单位做好水源的优化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统筹规划各类水源,努力扩大灌溉面积。目前,全省各沿黄泵站已相继启动上水,春浇工作正由南向北全面展开。
山西省还将下发抗旱灌溉水泵275台套,集中用于太行山等土石山区的春季抗旱流动灌溉,充分利用小泉小水,发挥服务队机动灵活的作用,扩大浇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