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16日电(田建军、王取发)历时5年建设的长江下游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16日正式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竣工验收。至此,经过系统整治,这一长期严重影响长江下游通航的瓶颈河段被成功打通,航行条件明显改善,可满足3000吨级船舶或万吨级船队通航。
长江下游东流水道全长约31公里,位于长江安徽省安庆市境内,水道内有著名的老虎滩、天沙洲、玉带洲、棉花洲及大片低滩组成的带状滩群,枯水期航道变化频繁,枯水期仅勉强达到4米航道维护水深,严重影响长江下游通航。
2004年11月,国家投资1.82亿元开始系统整治长江东流水道。按照“稳定洲滩、控制分流、改善航道、兼顾堤防”的整治原则,该工程实施了左岸丁坝群、老虎滩守护和玉带洲头鱼骨坝三大整治工程。整个工程于2006年6月全部完工后,进入了试运行期。2009年1月,长江航道部门组织实施了东流水道万吨级船队适航试验,结果表明,整治后的东流水道航道水深最深达到7米,航宽最宽达270米,航道内可同时通过2至3个大型船队,全水道航道尺度达到并超过了设计水平,航行条件显著改善,工程整治综合效果明显。
长江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彭松柏指挥长说,随着东流水道工程的建成,下一步,长江下游还将开工建设安庆水道航道治理工程,再加上正在实施的黑沙洲、张南上浅区、土桥、马当、江乌等水道的航道治理工程,长江下游航道迎来了一个集中整治的高峰,将为长江“深下游”战略的实施和黄金水道效益的发挥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