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在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发嘎村第三村民组一个接近枯竭的饮水点,村党支部书记杨正林(左一)把等了30多分钟接到的一瓢水分给了一户苗族同胞。去冬今春,百年不遇的旱灾使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大山里的发嘎村第三村民组本来存在的饮水困难雪上加霜。距村民组近1公里的唯一水源点已接近枯竭,全寨18户、52位苗族同胞每天靠水源点的130多公斤水及乡政府送来的6桶水平均分配维持生活。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3月19日,在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发嘎村第三村民组,一位苗族妇女抱着孩子在背水的途中。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3月19日,在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发嘎村第三村民组,苗族群众在背水的途中。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3月19日,在贵州省水城县发箐乡发嘎村第三村民组,苗族群众在背水的途中。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