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3月19日电(记者周芙蓉、杨洪涛)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给贵州夏粮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当前贵州在千方百计保夏粮的同时,正采取有效的措施把秋粮生产抓紧抓好,确保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
记者19日从贵州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了解到,贵州今年秋粮生产将以水布局,对没有水源保障的稻田,做好“有水种稻、无水改旱”的两手准备,生产适期内确实无法打田插秧的,及时改种旱作,并优先改种旱粮作物。同时,加大间作套种、分带轮作、宽厢宽带等耕作制度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福成说,贵州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稀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挑水点播、地膜覆盖等节水栽培技术,抓好集中育苗和种苗调剂,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工厂化育苗,努力实现春耕生产不空田。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不断提高秋粮生产科技含量,支撑粮食生产的大局。
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说,要努力确保粮食作物面积稳定,保证省内供给和粮食安全,尤其在大灾之年必须坚守,不能动摇。
自去年7月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降水之少突破同期气象历史记录,出现历史罕见的夏秋冬春连旱,给贵州夏粮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据3月15日贵州省农委农情调度,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157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当前,贵州把夏收作物田间管理作为抗旱减灾的重点,突出小麦、油菜、马铃薯和蔬菜等主要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把干旱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受干旱灾害影响 贵州种养业损失严重
新华社贵阳3月19日电(记者周芙蓉、杨洪涛)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19日在贵州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上说,因受干旱影响,全省初步预计夏粮产量损失将达到30万吨左右,油菜子产量损失达到20万吨,蔬菜受灾281万亩,果园、茶园受灾面积分别为81.2万亩、88.39万亩。
禄智明说,自去年7月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出现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当前又叠加春旱,此次旱灾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危害之重为百年一遇。至今全省65.3%的国土面积维持重旱级以上气象干旱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