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气象组织60年来取得显著成就
——访世界气象组织综合观测与信息系统司司长张文建
新华社日内瓦3月22日电(记者杨京德)世界气象组织综合观测与信息系统司司长张文建2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世界气象组织成立60年来,在统一气象观测标准、增强观测能力、促进数据交换、提高气象预报技术和推动气象服务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后将为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体系作出新贡献。
张文建说,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至今正好60年。在这60年里,世界气象组织在5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首先,统一了全球气象观测标准,结束了各国单独观测的局面。大气是无国界的,人类需要统一的全球观测,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正是出于这种科学需求。
其次,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号召全球进一步增强气象和气候观测能力,其中标志性事件是1960年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经过50年发展,达到15颗业务气象卫星,构成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络,加上各国的雷达观测、地面观测等,把气象观测能力提高到了支持全球实时气象业务的水平。
第三,通过《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以及有关决议,实现了各国基本气象观测数据实时、无限制的全球自由交换,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的一项重大贡献。目前,全球任何国家在任何时间完成观测之后,实时进行全球数据交换,任何国家都可以获得其他国家的观测数据,同时把本国数据发给别国,使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气象预报中心可以汇集全球数据作出预报。
第四,促进了全球科学和技术的交流,包括气象预报技术、超大规模计算机技术、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从60年前的1日天气预报能力,发展到现在准确率较高的7日甚至更长的预报,基本满足了世界各国对天气预报服务的需求。
第五,推动了气象服务手段的发展。通过电视、报纸以及近年来日趋活跃的网络,民众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相关气象服务。
在谈到世界气象组织面临的挑战和重要活动时,张文建说,气候问题已超越简单的科学和技术范畴,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深远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将为建立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体系作出新贡献。
此外张文建还表示,中国气象事业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服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说,中国在包括气象卫星、地面观测系统、信息技术、实时数据交换在内的诸多领域,无偿地向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提供数据。这些数据帮助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提高了模式预报水平和各自的能力。
张文建强调,中国提供的服务,包括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气象组织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地球观测组织部长级峰会将于今年11月在中国举行,这也是中国为世界地球观测服务应用于更多领域而采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