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刘羊旸)目前,我国杨树林面积达1010多万公顷,蓄积量达5.49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这是记者26日从第三届中国杨树节暨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中国林学会秘书长赵良平在会上说,杨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轮伐期短、经济价值高,已成为我国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重要速生丰产树种。全国24个省区都有杨树种群分布,有原生杨树74种(世界共有杨树100余种),北部有甜杨、大青杨,南部有滇杨,东部有小叶杨、响叶杨,西部有胡杨、银白杨、银灰杨等。杨树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用材供应的紧张状况,改善了我国森林资源结构,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广大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说,杨树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供氧、净化环境、防护、游憩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通常1公顷杨树林1天消耗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可供近千人呼吸耗氧。杨树林还能吸附烟尘,吸收氟化氢、氯化物、苯等有毒气体,分泌杀菌素,产生负离子,使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据悉,第三届中国杨树节暨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由中国林学会、国际林联、国际杨树委员会与江苏省泗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5月28日至30日在泗阳县举办。期间将举办30个亿元招商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国际研讨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