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3月30日电(记者董振国、闫祥岭)近日,广西一县城因居民饮水告急向自治区政府求援。采访中当地干部指出:“凭往年经验这个时候广西都要降雨。”基于这种认识,错失了带领群众及早抗旱的良机。由此看来,抗旱救灾决不能心存侥幸。
要充分估计旱情的长期性与救灾工作的艰巨性。以广西为例,广西自出现干旱至今已近8个月,如此长时间干旱历史罕见。据气象部门预测,广西旱情还将持续,雨季将进一步推迟,东北大部分地区雨季可能在4月中下旬出现,西北则可能要到5月中旬。因此,灾情在不少地方仍会延续,甚至可能出现新的旱区。
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对抗旱救灾大有好处。记者采访中发现,与前一县城同属旱区的另两个县城的基层干部春节前就预测到可能出现饮水不足问题,提前布置修建饮水工程,做出相关准备,使居民饮水得以保障。
灾区干部群众务必树立必胜信念,积极做好持续抗旱准备。尚未出现严重灾情的地方,干部群众更要加强监测,做好预防,避免出现严重旱情影响正常生活生产。
灾情是一种考验。只要少些侥幸,多些危机感和务实举动,就能在艰难困苦降临时多些主动,这是旱情留下的难得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