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俞正声接受主要新闻单位集体采访:上海准备好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1日   来源:人民日报

    再有30天,159岁的世博会,将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东海之滨的上海,打开大门。

    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30天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织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俞正声接受中央和上海等主要新闻单位集体采访时表示,上海已准备就绪,“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是我们上海的光荣,是我们向全国人民交的一份答卷,我相信我们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要用最真的上海迎接世博

    世博会筹办工作转入最后冲刺阶段,世博园区建设进展也牵动着越来越多人的心。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一天比一天美,也一天比一天临近开园时刻。庞大的建设工程能全面竣工吗?俞正声语气坚定,“在园区建设问题上,我没有催过我们园区建设者。我对上海的建设队伍素质是有信心的。”

    俞正声介绍,目前,世博会各项制度性规定都已确立,各方组织架构已经到位,各种安保、交通、宣传措施均已明确。上海市民对世博会充满期盼,绝大多数人都充满了信心。“世博的工程建设,包括园区内各种场馆建设,在世博召开前不能完成的项目我还没听说。”俞正声告诉媒体,这些都在说明,上海准备好了!

    他表示,园区工程建设都将按时完成,这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世博会工作提出实现“六个确保”的重要内容,确保场馆设施建设和布展如期完工。至于个别国家布展进度慢点,少数国家可能由于情况变化不能来布展,这是可能的,也是历届世博会都有的情况。

    世博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纷纷竣工。虹桥枢纽已通航,外滩改造工程竣工,轨道交通也将如期于4月达到420公里。上海城市的变化,让这里的人们生活更加美好。而俞正声却诚恳地表示,“我们迎接世博会,不是用一个十全十美的上海来迎接,这是不可能的,那不是真实的上海。”

    “真实的上海有它前进的一面,也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他说,“真实的上海不是世博园,不是陆家嘴,真实的上海是上海的全体。上海还有很多群众居住很困难,危棚简屋是存在的,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安全与秩序最挂心

    说起当前最为紧张的工作,俞正声表示,“最关注的还是园区的安全和秩序。”

    他认为,这届世博会最关键的就是平安,只要做到平安,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就能基本实现。而平安世博要靠基层、基础工作,要靠街道、社区。“我相信把群众发动好,各种措施落到实处,安保的万无一失是能做到的。”当然,一些安保措施如刀具管制、地铁安检等,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这是为了全市的安全,也是为了每一位市民的安全,我相信大家会理解和支持” 。

    上海世博会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参观,3.28平方公里围栏区面积,每天平均要涌来4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甚至预计有80万人次,相当于每天在大都会中心搬一个城市的人口进来,再搬出去,连续搬184天……而为尽可能方便参观者的选择,大部分世博门票并没有固定日期,这为组织方预测与均衡人流带来了客观困难。如何避免园区过于拥挤,确保运营服务保障全面到位?

    “确实,世博会很精彩,你看展馆本身就精彩,在园区里面逛逛也觉得不错,但排队是个苦差事。”俞正声话语坦率。他说,组织者将尽量采取措施,比如通过票务引导、鼓励采用更优惠的团体票方式入园、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发布园区最新统计人数、尽可能组织些等候区的演出、加强防暑降温措施。“爱知世博会排队需三四个小时,日本观众很有秩序。我们能不能做到?这需要我们的努力,也需要参观者的配合。”

    据介绍,预计过于热门而决定在世博会闭幕后经过维护整理将仍继续展览一段时间的中国馆与主题馆,世博会期间实行全预约,主题馆拿出1/3资源预约。“入园以后就可以点击预约屏进行预约。当然,这也可能造成一入园就跑到预约屏那去的场面。据说,历届世博会都有这个现象,一开园就跑百米,跑到自己最喜欢看的场馆预约机那里去。”

    以减少扰民为原则

    与恢弘壮丽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尚处于保密状态下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已历经两次删繁就简的过程。

    俞正声介绍,历届世博会开幕式按惯例都是一个简短郑重的仪式。在讨论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曾有个设想,在卢浦大桥上装上巨型LED屏配合浦江表演,最后被否定了。

    “这个屏装起来是非常精彩啊,漂亮得很,当然花钱也花不少。在讨论这个方案的时候,如果装这个屏,大桥要部分封闭或全封闭两个月的时间。后来我们考虑把它否决了。因为对群众的生活影响太大。”俞正声说,宁可牺牲点精彩,也要尽可能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程度,尽可能减少扰民。

    俞正声强调,上海的党员干部要遵守纪律。世博会要反对不正之风:上海干部在世博期间一律不能享受贵宾礼遇,不能“开后门”,只能按有关规定,为外省区市代表团和工作需要的人提供贵宾礼遇,“这点从我做起,除了陪同参观时,一律凭票入园,都要安检。园区工作人员不能把工作证作为免费参观的手段。市纪委正在制定规则,防止不正之风。”

    竭尽全力、忠于职守、办好世博

    与奥运相比较,世博会的认知度,经历了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俞正声说,自己来上海履职前,知道上海办世博会,却总以为不过是展览会。随着宣传的深入,如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每天有新闻,《人民日报》天天有文章,世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认知度慢慢提升。

    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大家对世博会的认识逐步提高。“大家都重视它,全国人民支持,这世博会就好办了。”俞正声说,自己不能说有压力,只感到责任重大。他认为,压力是对个人而言的,如果不觉得这里头有什么个人的得失荣辱,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剩下的只是责任。

    “我只想到,要感觉压力就害怕了,一害怕就糟了,该拍的板你不拍,该负的责任你不负责任,不该回避的矛盾你回避掉,能推给别人负责的推给别人负责,将来出了事不是我的事。我们现在是责任很大,动力很足,非常疲劳,但是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压力。”俞正声说。

    他说,世博会期间,估计总会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和问题。“有毛病就改嘛,有问题承认错误嘛,这个没关系。”他表示,我们会竭尽全力,忠于职守,办好世博。“我就是要给大家鼓劲,认清使命,要为国家争光。最高的利益是人民的利益,最高的荣誉是国家的荣誉!”

    俞正声同时感谢上海百姓为世博会做出的贡献。在世博会筹办期间,大面积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上海市民生活带来很多影响,上海的居民默默地承受着这些影响,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世博会,“希望我们上海的市民们能够在世博会期间向全国人民展示我们上海人民的精神风貌。”

    世博会给上海带来很多

    谈到世博会对上海乃至中国将留下的财富,俞正声分析,世博会给上海带来很多城市发展的理念,先进的科技特别是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这些东西对长远发展都很有效。

    他认为,从近期看,世博会直接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速。到4月份,上海轨道交通将达420公里,在世界上列居前三,给上海交通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说,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有利于缓解上海交通紧张的压力。

    俞正声认为,对全国而言,世博会将留下的财富,重要的恐怕是城市发展的理念和节能环保的技术。他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是在城市的发展中间,也出现了很多弊端,如城市文化的延续,人和环境的和谐,人和人关系的和谐,都出现了很多新情况。这些新情况怎么解决,要靠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发展中怎么体现,这次上海世博会本身就是一次生动实践。

    俞正声说,很多人参观了世博会后,对城市科学发展的理念恐怕会有一些新的认识,新的感觉,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会有所体现,这是长远的作用。(记者 曹玲娟) 

 
 
 相关链接
· 国家版权局从四方面加大上海世博会版权保护力度
· 为了人类共同的梦想—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30天
· 世博文化中心竣工 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全部建成
· 华东电网调配全网资源确保上海世博会供电安全
· 上海世博会五座新建永久性建筑31日全部竣工
· 美国馆将按时参加上海世博会4月20日试运行活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