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湄委会官员:中国长江水资源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泰国华欣4月3日电(记者 朱丽)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局长周刚炎3日在泰国华欣召开的湄公河委员会国际会议上作了题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报告,介绍长江流域面临的水问题、水政策法规、水资源综合管理经验,以及“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思路。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官员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中国长江水资源管理经验值得湄公河流域国家借鉴。

    长江作为一个干流跨11个省(市、自治区)的跨省界河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关注。周刚炎说,防洪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的首要任务。经过60年的努力,中国建成了由堤防、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组成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

    周刚炎还以三峡工程为例,介绍了水库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长江治理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上游水电站开发与水库群调度充分考虑下游防洪、抗旱、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

    在问答环节,周刚炎回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三峡泥沙、长江水资源保护等问题,澄清了“三峡水库与汶川地震关系”的疑问。周刚炎说,中国政府组织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的系统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水库蓄水不具有诱发汶川大地震的条件,汶川大地震也不具备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汶川地震与三峡水库蓄水无关。

    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了与湄委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长江防洪减灾管理方面的经验受到湄委会专家高度评价。

    湄公河委员会国际会议2日和3日在泰国海滨城市华欣召开,主题为“变化世界中的跨境水资源管理”。来自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观察员国以及其他国际河流管理机构、国际组织代表等数百人参加了会议,交流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共同探讨流域开发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关链接
· 综述:多国专家称湄公河次区域旱灾与中国建坝无关
· 水利部: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主因是区域性干旱气候
· 朱振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应加快"软件"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