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为了生命的呼唤——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全纪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坚守——我们相信他们仍然活着

    有创造生命奇迹的欣慰,也有生命逝去的悲伤。在王家岭矿,救援在紧张进行,一些不幸遇难的矿工遗体也陆续被发现。但是,人们依然执著地相信:工友们还活着!

    从5日营救出第二批被困矿工后,救援步伐更快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留给他们抢救生命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为了适应井下复杂的地形,救援人员拉来了更多的排水软管,应急发电车和水泵的轰鸣声,以及忙碌的救援人员都告诉人们,这里的救援仍在加紧继续。不断地抽水,不断地有水涌入,但他们仍坚定执著地向最后的出水口支巷挺进。

    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仍在坑口守候,从北京来的医疗专家陈明晓认真制定着更加精心的针对余下受困人员获救后的医疗救治方案。他们依然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再现。

    入夜,山里的风依然透着寒气。来自霍州煤电公司的救援人员邵同群,站在悬崖旁,披着军大衣,手拎手电筒,凝视着通向崖底的水管。在救援中,他是一名看水工,随时报告排水出现的异常情况。每天晚上他都要在这里直直地站上八小时。他说,“我还要在这里站下去,直到我的兄弟们都出来了。”

    临汾市电力救援队500多人仍在矿区彻夜巡查,生怕“电力生命线”出事。这些线路可不是一般的电线,是抢救工人的生命线;假如有应急需要,他们的移动发电车可在1分钟内启动,保证不耽误救人。

    经营电工材料的“80后”青年张华杰,事故第二天将价值1万多元的电线、电缆等物资送到抢险现场。这几日,他又带来了“90后”员工史卓越,跑回来当起了志愿者,在井口抬管道、搬设备。他们仍然在矿上忙碌着。

    杜娟、杜一静、杜璐丹,来王家岭寻父的三姐妹,得知出事时父亲并不在井下,她们留下做起了志愿者。每天早上六点半至晚上十一点,在后勤组洗碗、打扫卫生、搬运矿泉水和食品箱。她们说,要坚持到抢险的最后一刻。

    75周岁的高润泽老人,曾经是一场煤矿透水事故的获救者。他专门驱车从山东赶到抢险现场,向抢险指挥部捐款2万元。老人鼓励大家,井下有空间,希望所有人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那些还没有见到亲人的家属们,还在望眼欲穿。

    是啊,用真情坚守生命,用信念维护尊严,不放弃、不抛弃,奇迹,或许就在前方!

    截至4月11日12时,事故发生第15天。井下仍有5名工人被困。井下排水搜救工作仍在全力推进。事故已造成33人遇难。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灾难,事故原因已开始调查。事前接到渗水报告,但未及时撤人;赶工期、赶进度,安全责任不落实;事故巷道此前多次积水但排查治理不力……

    正是一个个人为的隐患,将矿工们推向了黑暗的“深渊”。

    遇难的矿工,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为了让父母、妻子和儿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下到幽暗的井底辛勤劳作。无情的灾难却夺去他们鲜活的生命。亲人们失去了父亲、丈夫、儿子和兄弟,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怎能不悲痛欲绝,让我们为这些失去的生命送上深切的哀悼和缅怀。

    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再次警醒——以生命的名义。

    透水事故的发生,以及生命大救援的十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一段惨痛的记忆,将化作沉重的警钟;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一声声不离不弃的生命呼唤,还有那血脉相连、共度危难的民族大义与人间大爱,将凝成人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那逝去的生命,那悲壮的一幕,那感天动地的精神,我们永不忘记!

|<<   上一页  6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115名获救工人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获救工人身体恢复良好
· 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获救工人与家人首次相见
· 王家岭煤矿仍有15名工人被困 救援工作抓紧推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