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尽快让伤员接受到有效治疗”
——青海玉树巴塘机场见闻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16日电(记者刘奕湛)4月的玉树县,气温依旧很低,巴塘机场远处高山上的积雪尚在。
玉树县,这个位于青海省南部——曾经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途中一站。在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的7.1级地震中,失去了美丽的景象,瓦砾、废墟处处可见。
4月15日18时许,搭载卫生部地震救援医疗队的飞机降落在青海玉树巴塘机场,飞机一着陆,医疗救援物资的卸运工作随即就展开了,医疗队的队员们克服着高原的缺氧和寒冷,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将医疗救援物资卸下飞机,每一个搬运物资的队员都喘着粗气,卸完一趟双手就扶着膝盖休息一会,“欲速则不达,在这种环境下咱们慢慢来。”几个队员喊着。
此时,一辆救援车赶到了停机坪,紧接着一个伤员从车内被搬运下来,她的父亲告诉记者:“她叫南加卓玛,是县城里一个学校的小学老师,今年还不到20岁,地震时,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右腿,现在过来就是要坐飞机转移到有治疗条件的地方。”
北医三院急诊科医生王斌在对她进行了简单的检查后说:“右腿骨折,应当尽快固定受伤部位,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高钾血症,还应尽快进行血透治疗。”
不一会,一大批即将转移的伤员被送到了医疗队所在的停机坪,队员们对每一个受伤的灾民进行了再次检查,告诉他们当前应该注意的事项。王斌说:“这批伤员都存在骨折现象,有一些伤员还存在颅内出血的可能,我们现有的医疗条件还无法处理这些伤员,要尽快转到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必需的治疗。”
一次次从停机坪将伤员搬运到飞机上,这对于刚刚从低海拔来到这里的医疗队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在搬运过程当中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否则这些骨折的伤员将再次经受伤痛的折磨。坚持、再坚持,有些医疗队员脸色发白,嘴唇的紫色非常明显,只是休息一会儿便再次上去帮忙。
空军某部机组成员介绍说,他们当天接到的任务是转移大概50名伤员前往成都等地,目前看来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装运伤员。夜幕慢慢降临下来,寒冷的停机坪上还有一些伤员未能登上飞机,由于运力的原因,他们将等待下一架次的飞机才能转移出去。
据卫生部有关人士介绍,截至16日8时,从玉树巴塘机场已转移出583名伤员前往成都、西安、兰州、西宁等地接受治疗,另有204位伤员通过自助转到西宁有关医疗机构。目前尚有100余位伤员在玉树巴塘机场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