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生命的接力:直击军地联手转运救治玉树地震伤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生命的接力
——直击军地联手转运救治玉树地震伤员

    新华社成都4月16日电(新华社记者 王东明)尽管已是深夜,但在成都市机场高速路上,一辆辆闪烁着顶灯的急救车,向双流国际机场飞驰而去——

    15日,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发生的第2天,空军开始出动伊尔-76大型运输机转运伤员。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15日深夜到16日凌晨,空军2架伊尔-76在应急灯光下起飞,载着伤员先后飞抵成都。

    地震灾区的玉树机场并不具备夜航条件。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成都军区空军立即派出由7人组成的野战机场保障分队,携带各种夜航设备进驻玉树机场,应对各种需要的救灾空运。目前,也只有空军运输机在这里执行夜航任务。

    在此之前,空军已于15日15时18分将首批32名伤员及家属、陪护人员,安全送抵成都。

    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战永胜告诉记者,玉树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空军立即按汶川地震时的模式与地方组成了2个联合指挥组,一个设于玉树机场,一个设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保障救灾飞行。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现在空军要求救灾飞机返回时尽全力转运伤员。”战永胜说。

    15日23时20分许,第一架夜航的伊尔-76平稳落地,飞机上共有60余名伤员和30余名家属、陪护人员。60多台急救车在停机坪旁,车头向机身一字排开。

    机场本来对驶近停机坪的车辆有严格控制,但在紧急时刻,双流机场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并加强了地勤工作,地方政府也派出了警力维持机场内外的交通。

    伊尔-76打开舱门,放下跳板,维持秩序的警察马上拉起警戒线。验伤医生走上飞机,从外向里开始对机上伤员进行初步诊断。记者看到,绝大多数伤员都躺在担架上,身下垫着厚厚的褥子,身上盖着被子或大衣。

    很快,第一批情况反馈给机下的指挥人员。3辆急救车倒向后舱门,车上医护人员跑上飞机。

    验伤医生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确定伤员如何搬运,避免在下机过程中遭到二次伤害。车上的医护人员搬运时非常小心,并不断安慰着神色焦急的家属。

    在搬运间隙,机组机械人员拿着一个拖把不断擦着跳板,防止跳板湿滑,影响搬运。

    由于伤员众多,成都市统筹了当地的各个医疗机构,有四川省医院、华西医院等地方医院,也有成都军区总医院等军队医院。

    伤员在急救车上安顿好后,急救车立即开到指定区域编队。十多分钟后,开往同一医院的第一批救护车集结完毕,在警车指引下迅速驶离机场。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两名穿着不同于成都医护人员的医生一直在跑前跑后。不愿透露姓名的他们说,他们是青海省派到灾区的救护人员,在玉树机场指挥将伤员运上飞机,并把一些伤员全程护送到医院,16日再搭乘空军的飞机返回灾区。

    16日零时28分,最后一辆运送伤员的急救车离开机场,相关人员随即开始对飞机停机坪进行消毒。16日2时许,医护人员再次集结到机场,等候着空军即将转运来的第3架次150名伤员和家属……

    16日上午,空军再次从双流机场派出2架伊尔-76运输机,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设备、药品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提供的专业搜救器材。

 
 
 相关链接
·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重伤员抵达西安接受治疗
· 3架陆航直升机飞抵玉树灾区 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 兰州军区医疗分队抵达玉树开展救治
· 北京军区255医院"野战方舱"医疗队驰援玉树灾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