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大爱无疆——武警青海省玉树州支队抗震救灾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1日 16时01分   来源:新华社

大爱无疆——武警青海省玉树州支队抗震救灾纪实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1日电(记者刘昕、王玉山、王经国) 这是一支常年驻守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的部队。

    这是一群积极维护民族团结,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玉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的官兵们。

    他们先后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连续5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又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支队。

    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们是投入抗灾战斗最快、救灾时间最长、担负任务最重、救出群众最多的第一支成建制部队,赢得当地群众的由衷赞誉。

    他们,就是武警青海省总队玉树州支队。

    地动山摇,他们最先展开救援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武警玉树州支队350名官兵正在支队后操场出早操。

    支队长石华杰觉得有点疲惫,所以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在队列最前面——

    在此之前的早晨5时40分,一次4.7级的地震把大家从睡梦中惊醒。石华杰命令官兵和衣而睡,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14年前,还是一名排长的石华杰曾亲历过一次大地震。从那以后,常年在青海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他,对自然灾害一直保持着特有的敏锐。

    突然,天空传来一阵低沉的吼声,大地开始摇晃,浓重的烟尘笼罩了大地,房屋就像筛子一样抖动,人也被甩倒在地。

    地震!大地震!

    弥漫的烟尘,挡不住跃动的橄榄绿身影。

    地震后3分钟,石华杰已清点完支队人数,并报告给上级作战值班室:“我部无一伤亡,已做好抗震救灾准备!”

    此时,石华杰一扫满脸疲惫,一跃到官兵面前。他挥舞手臂,大声说:“同志们,地震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体现出军人的价值,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让群众看到军人的身影,立即行动,抢险!”

    话音未落,官兵们已振臂齐呼:“抢险!抢险!抢险!”

    ——地震后8分钟,支队官兵就已编成近40个救援小组,喊着口号,奔赴临近居民重灾区,还有银行、医院、学校等重点目标,以及人口稠密的宾馆、集贸市场抢险救灾。

    ——地震后8分钟,由50名官兵组成的增援组,在参谋长范玉龙的带领下,立即奔赴玉树县看守所,成功防止了110名人犯的脱逃。

    ——地震后8分钟,支队已就地成立起医疗救护小组,并在石华杰的带领下,由15名官兵组成“敢死队”,冲到危楼中抢运出急救药品,迎来第一批求救的群众和伤员……

    8分钟,把生与死、阴与阳联系在了一起;8分钟,让生命的接力棒从这里传递;8分钟,让他们永载共和国的史册——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支成建制投入抗震救灾的英雄部队。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

    支队教导队教导员周克明永远忘不了面前的场景——

    扭曲的脸庞,无助的眼神,绝望的哭声。到处是废墟,到处是瓦砾,到处是烟尘。

    当这位已在玉树当兵12年的少校警官,第一次冲进余震不断的居民重灾区时,心仿佛被刀割了一般。

    “要知道,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啊!”每次回忆那时的情景,周克明都会流泪。

    救援在悲壮中开始。官兵们几乎都是流着泪,投入救援的。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决心已在官兵心里下定。

    没有专业工具,就靠手掏、靠铁钎挖。手上、身上都划出血痕,打出血泡。脚下、头顶,稍不小心都会有危险,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半步。

    一个藏族妇女哭着要解救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战友们立即救援。手挖,铁棍砸,最终挖出一条通道。

    母亲要进去救孩子。直属大队战士谢宇一把拦住,大声说:“这里太危险,让我来!”

    瓦砾不时砸在谢宇身上,他全然不顾,直到把一名只有两三岁大的孩子救出。就在他抱着孩子要冲出来时,余震突然袭来,一块带钉的木板掉下,朝孩子的脸砸来。

    千钧一发,谢宇本能地勾头含胸,死死地护住孩子,任凭带钉的木板重重砸在后脑勺……

    正在西宁出差的支队政委贾振雄,得知地震消息后,立即包了一辆车,赶回部队。平时要走14个小时的路程,那次只用了9个小时就赶回到部队。今年已确定转业的干部颜益泉,从家乡湖南娄底乘飞机赶到西宁,几经周折赶回支队参加抗震救灾;地震时腿部受了轻伤的直属大队三中队战士苏杰,顾不上查看伤口,一瘸一拐地追着战友参加救援……

    从清晨到天黑,再从天黑到清晨,官兵顾不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打一个盹,始终在废墟中救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努力。

    有爱就会有奇迹

    4月20日,是武警玉树州支队援建的“武警爱民帐篷学校”开学第一天。

    20多名藏族孩子席地围坐在浅蓝色帐篷内,唧唧喳喳,你追我闹,浅色的黑板上,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老师指着黑板,问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是什么意思?”

    9岁的更噶站起来,认真地回答:“‘抗震救灾’就是要把被埋的人救出来。‘众志成城’就是我们一起努力,献出爱心!”

    也许正是7天前的那场大地震,才使更噶真正懂得了这个词的意义。

    地震发生后,更噶家里有两人遇难,他也受到惊吓,没有食物,也没有任何抵御寒夜的衣物。是武警战士把他带回支队设立的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

    那个晚上,官兵们把自己从倒塌的营房内抢挖出的棉被、大衣和塑料布等一大批御寒物品,送给了受灾群众,还帮着搭起简易帐篷,让刚刚失去家园的人们度过灾后第一个寒夜。

    但最初的几天,官兵自己几乎没有吃没有喝,甚至连一件保暖的衣服都没有。到了晚上,也只能在寒夜里席地打个盹。

    43顶帐篷在临时安置点拨地而起,这里也就成了更噶自己的家。官兵们为他检查身体,每天给他提供食物和水,还帮他从废墟里救出了亲人。

    地震发生后,支队在第一时间放开了营区,使众多受灾群众及时得到救治,2000多名受灾群众在支队营区里得到了临时安置。如今,孩子们重新坐进了课堂。

    4月15日,当第一批救援物资抵达玉树机场后,支队官兵立即紧急转运,使物资第一时间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

    据不完全统计,在救援过程中,不少官兵在废墟里发现了大量钱财和物品,都统一上交并登记造册;在格萨尔广场等地设立就餐点,每天熬粥煮面,就餐人数达5000多人次……

    爱,为灾区群众带来了希望;爱,一定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
· 卫生部通知:加强玉树抗震救灾卫生新闻宣传工作
· 民航局召开会议部署全行业玉树抗震救灾后续工作
· 民航局发布抗震救灾运输保障情况(截至4月20日)
· 大爱在雪域高原流淌:西藏支援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