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台湾医疗队救治伤员侧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台湾医疗队救治玉树地震伤员侧记

    新华社西宁4月21日电(记者 顾玲)51岁的藏族妇女美芒卓玛右股骨干骨折、左踝关节骨折。她坐在病床上,头上满是洗发水揉出的泡沫,上半个身子向后仰着。在她身后支撑着她腰部的,是来自台湾红十字医疗救援队的队员圣芳和言敏。

    圣芳和言敏身穿专业的护理服,在美芒卓玛身后左右两边对称地呈一个姿势:单腿屈膝跪在床上,用膝盖抵住美芒卓玛的腰部。她俩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言敏用手扶住美芒卓玛的头,而圣芳立即用纸杯舀水为美芒卓玛冲洗头发。

    在健康人生活中简单普通的洗头,对于美芒卓玛来说却显得有些困难。因为大腿骨折,她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洗发。

    “房子塌了,把我压住了。”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的美芒卓玛在玉树大地震中被压断了腿。19日傍晚,她被转运到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圣芳和言敏都是台北市立联合医院的护理人员。4月18日,台湾红十字医疗队20名医疗人员抵达西宁,在这里开展医疗救援活动。

    洗去了头发上的泡沫,美芒卓玛看起来精神了许多。她说:“我感到舒服多了,地震都过去一个星期了,我自己根本没办法洗头,真是多亏了她们了!我过两天还要做手术,这样就清爽多了。”

    圣芳和言敏笑了,“对伤者进行身体清洁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更不要说遇到这么大的灾难了。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啊。”她们没有停歇,立即着手为美芒卓玛更换滴上水渍的床单。

    “我们原本计划奔赴玉树灾区进行救援,但是当地卫生部门考虑到灾区已经有大批伤员被转运出来了,所以安排我们在西宁参与救治。”医疗队队长、台湾坜新医院院长张焕祯说。

    这支由20名医疗救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以外科和公共卫生医护人员为主。6位医师分别具有急救、骨科、家庭医学、小儿科和公共卫生等专长,另有数名护理人员与药剂师。他们都有地震、水灾等方面的救助经验,其中几人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医疗队还携带了1000余公斤医药物资。

    除了圣芳和言敏,医疗队的其他队员也和她们一样,一到西宁就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记者20日上午、下午两次来到医院想采访骨科医生鲍明义,都未能采访到。他的队友告诉记者,鲍明义从上午9点钟就开始为一名多重骨折病人做手术,一直在手术台上忙碌。

    护理长陈淑暖在忙碌的间隙匆匆和记者说了几句话:“我是骨外科的,主要对灾区伤员进行身体清洁、心理抚慰等工作。”对于这次面对藏族伤员的问题,她笑着说:“虽然很多伤员都说藏语,但因为有翻译人员,目前为止,在语言交流上我们还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

    张焕祯说:“救灾是很严肃的工作,救灾本身是危险的工作。其实我们的心情总是希望灾难不要发生,到现场你的感受是难过的,但是我们在难过之余能尽量协助他们,我们觉得蛮好,这也是代表台湾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医疗队在紧张工作的同时,还不忘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交流经验。医疗队中有部分队员参加过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他们认为,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紧急救援,从这次玉树地震救援中可以看出,大陆在应对突发性灾害方面的能力大大加强,应急响应的启动快速、全面。

    卫生部副部长尹力20日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视察时看望了台湾医疗队。他说:“台湾医疗队前来灾区充分体现了人间的爱,更体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血浓于水。特别是医疗队一半的队员都参加过‘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这也说明两岸现在的交流是频繁的,心是相通的。同时,他们的医疗技术精湛,在抗震救灾救援工作中,两地可以进行医疗技术的交流。”

 
 
 相关链接
· 玉树地震灾区各医疗救护队累计救治伤员9145人
· 玉树灾区14支医疗队救治伤员4910人 4200人出院
· 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建帐篷医院全力救治伤员
·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海地协助当地医生救治伤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