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日报评论员:抗震救灾应毫不松懈坚持到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2日   来源:人民日报

    玉树强震进入第七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消息:到目前为止,灾区人员搜救已覆盖全部受灾村庄,伤病群众已得到及时救治,危重伤员已全部转运外地治疗,受灾群众已得到临时安置,灾后重建工作正抓紧进行,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救援人员殊死拼搏的结果,是前方后方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向全体救援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这次震灾发生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语言沟通困难,不少救援人员高原反应严重。全体救援人员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有力、有序、有效地投入抢险救灾,展现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八天七夜,星夜兼程,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抗震救灾斗争的工作部署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救援机制在第一时间响应,各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行动,各相关团体部门在第一时间协同,抗震救灾各项工作都在第一时间紧张推进。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成为全体救援人员的无声语言和果敢行动。迅速高效的救援行动,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赢得了极其宝贵时间,再次创造了令人敬佩的“中国速度”。

    灾情紧急,任务繁重,头绪繁多。没有科学的指挥、科学的调度、科学的安排,抗震救灾工作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取得这样重大的进展。在科学救援理念的引领下,从抢险救援、救治伤员、安置群众,到抢修基础设施、保障资金物资,都做到了统筹兼顾、妥善安排;从指挥系统到各执行团队,从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到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从前方到后方,都紧张有序、务实高效地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玉树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统筹全局、决战决胜的执政能力,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体现了十三亿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勇气和信心。抗震救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让我们发扬不畏艰难、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毫不松懈,坚持到底,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人民日报评论员)

同人民在一起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开展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纪实

    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前往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实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飞机在高速飞行。机舱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注的目光,聚焦在地图上一个让人揪心的地方——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度,东经96.6度……

    这是2010年4月18日的早晨。心系玉树地震灾区的胡锦涛总书记,前一天下午经过近2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回到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后,第二天又乘飞机赶赴玉树地震灾区。一上飞机,总书记就把随行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召集到一起,打开地图,详细询问玉树抗震救灾最新情况,讨论研究具体办法对策…… >>>详细阅读

“此时此刻,我们都是玉树人”
——“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侧记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卫敏丽、周英峰)今夜,让我们伸出十三亿双手,表达十三亿份爱;今夜,让我们以十三亿颗爱心的名义行动起来;今夜是大爱的集结,十三亿兄弟姐妹的爱与受伤的玉树同在……

    20日晚8点,由中宣部、民政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主办的“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青海玉树地震遇难人数达到2064人失踪175人|专题
· 人民日报:悼念中铸就生命的坚强|情系玉树大爱无疆
· 人民日报评论:夺取营救生命保障民生斗争的胜利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