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
——青海省西宁玉树各族干部群众哀悼地震遇难同胞侧记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1日电 国旗低垂,汽笛鸣响,玉树各族干部群众21日举行活动,深切哀悼地震遇难同胞。
阴沉的天空下,极重灾区结古镇扎曲河旁的镇政府广场上悬挂着“沉痛哀悼玉树大地震遇难同胞”黑底白字横幅。玉树州委、州政府在此举行玉树各族干部群众深切哀悼地震遇难同胞活动。遇难者家属来了,解放军、公安武警、消防战士来了,救援队、医疗队来了,志愿者、僧人来了。一眼望去,人们胸前的小白花宛如点点繁星。
10时,警报响起,所有人员低头默哀,车辆停车鸣笛。默哀队伍背后,扎曲河水静静地流淌,党旗、国旗、共青团旗迎风飘扬。
群山环抱的玉树,地处三江之源。14日祸从天降,昔日美好的家园变成断壁残垣,无数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
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一阵小雪,落在一条写着“第二炮兵驻青海部队全体官兵沉痛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黑色横幅上。
69岁的藏族大娘雍措眼含泪水,怀中1岁的小孙女多嘎却茫然无知,玩弄着小白花。雍措用藏语对记者说:“家里的房子全塌了,村里死了很多人。小孙女的爸爸妈妈也受了伤,是解放军把我们一家人救出来的。没有他们,我们一家就没了。”最后,雍措用汉语大声喊道:“解放军,好!”
两年前曾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的四川什邡市医疗队员们,今天又站到海拔4000米的玉树。眼前景象不同,但失去同胞的心情一样沉痛。
失去老师的孩子们默默站在空地上,有的女生低头啜泣,男孩子则紧闭嘴唇。玉树州第二民族中学高三学生丹增多吉说:“地震时,老师们被压在家属楼内,我们五六十个同学用手把老师们扒出来,老师们出来后又开始统计学生数字。可惜有位老师重伤去世了。”站在红色志愿者队旗下的丹增多吉说:“我活下来了,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哀悼主会场对面的山坡上,是房屋全毁的解放村。第一支到达灾区的兰州军区青海省军区步兵独立团和武警官兵,列队站在成片废墟上。哀悼活动后,救援人员继续搜救仍然失踪的175名同胞。
撼山易,撼玉树人难!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爱汇青海。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哀悼致辞中说,7天来,玉树以最高的效率搜救生命抢救伤员,最大的运力调集救援物资,最强的措施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快的速度启动灾后重建,努力打赢挽救生命、抗震救灾的硬仗。
结古镇党委书记尼玛扎西拄着拐棍来到现场,哀悼中一直抑制不住泪水。他在救灾中脚受重伤,缠着绷带。“我们有信心抗灾自救。我们相信解放军,相信中央政府。共产党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他说。“全镇273名农牧民党员正在一线组织抗震救灾。”旁边的扎西大同党支部书记智扎才仁一脸肃穆,这位在地震中失去表弟、侄子等3位亲人的共产党员告诉记者:“物资已发到群众手里,解放军也开始进驻百姓家里帮助救灾。”
远在800多公里之外的省会西宁,万余群众聚集在布满积雪的新宁广场,同悼遇难同胞。青海省省长骆惠宁在省垣及西宁地区各族各界群众悼念玉树地震遇难同胞大会上的悼词中说,青海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有决心、有信心重建一个社会主义新玉树。参加悼念活动的群众在现场高喊:“玉树加油!青海加油!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
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地震中胸部严重受伤的25岁扎西亚平在重症监护室,仍惦念着好朋友罗布次仁。防空警报响起,他说:“不知他是否安康,我要为他祝福。”在高海拔灾区连续工作两天,晕倒在寻找水源路上的成都军区州桥营战士杨国军,听到了防空警报,他挣扎着爬起来,艰难地向窗外,向仍奋战在玉树的战友,敬了一个军礼。
中午时分,玉树天气放晴,阳光照耀下的群山更显挺拔。就在哀悼仪式结束后,抢救生命的接力仍在继续,救护车拉着警笛在县城中心呼啸而过。
逝去的生命陨落凋零,活着的人走出废墟,抹去泪水,挺起脊梁。灾区的恢复重建已经启动。他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玉树草原,格桑花会开得更加鲜艳,藏族锅庄会舞得更加奔放。(记者李志晖、张进林、吕雪莉、姜辰蓉、任晓刚、罗博、何伟、骆晓飞、朱国亮、王雁霖、张钦、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