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4月24日电(记者齐海山 蒋林)尽管我国北方今年春来晚,但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却是一派热闹场面,不仅2000多只白鹤早早地来到这里停歇,更有成千上万的大雁、丹顶鹤、野鸭、白天鹅等迁徙鸟类聚集在这里,鹤鸣雁翔野鸭欢,这里俨然成为一个鸟类乐园。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湿地,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80%。由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干旱成为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最大的问题。“我们平均每年从嫩江引水近3万立方米,累计引水投入已经达到1000万元左右。随着当地生态引水工程——引嫩(江)入白(城)工程的进一步实施,莫莫格湿地还将进一步扩大。”莫莫格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洪珠说。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是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白鹤、东方白鹳在这个保护区的迁徙停歇时间全年长达70多天。随着嫩江水的不断流入,原先三四百公顷的水面逐渐扩大到3000多公顷,白鹤停歇数量也逐渐从七八百只达到了目前的2700多只。为了增加白鹤等停歇水鸟的食物供给,莫莫格保护区已经投资6800多万元用于植被恢复和鸟类保护工作,保护区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
莫莫格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孙孝维说:“白鹤、东方白鹳的停歇数量逐年增加,经过近三年的监测显示,白鹤数量最多时已经达到2700多只,占该物种世界种群数量的70%以上。”
据了解,目前全球白鹤只有3500只左右,在我国东部有一条全球最大的白鹤迁徙路线,在这条迁徙路线上分布着一系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扎龙、向海、科尔沁、莫莫格,以及为世界上90%以上的白鹤提供越冬地的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给迁徙候鸟打造‘五星级’的迁徙停歇地,今后还将利用德国技术,投资500万元处理稻田尾水进湿地问题,投资600万元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农田的植被恢复工作,构成完整的河流、沼泽、湿地生态体系,为珍稀鸟类繁衍生息提供良好场所。”王洪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