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农民在沙漠上扎草方格(3月30日摄)。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介绍,到2020年,宁夏将投资113亿元,在16个县(市、区)针对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采取保护、治理、开发等综合措施,按照防沙、治沙、用沙的技术路线,完成对769万亩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 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新华社银川4月25日电(记者于瑶)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介绍,到2020年,宁夏将投资113亿元,在16个县(市、区)针对不同类型沙漠化土地,采取保护、治理、开发等综合措施,按照防沙、治沙、用沙的技术路线,完成对769万亩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
宁夏近日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沙产业推进宁夏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将防沙治沙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速发展七大主导沙产业,推进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一是沙生中药材产业,以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使甘草、苦豆子等沙生中药材面积发展到300万亩;二是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全力抓好沙区经济林基地和经果林基地建设,促进沙生经济林及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三是沙区瓜果产业,充分利用沙区光热、土地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瓜枣等间作沙产业模式,促进压砂地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四是沙区设施农业,推广沙漠日光温室建筑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农户参与的多元化沙地开发模式,使沙区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0万亩;五是沙料建材业,借助国内外权威沙产业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快开发各类沙料新型建筑材料和产品;六是沙区新能源产业,利用沙漠戈壁资源,为区内外投资兴建太阳能、风能发电企业提供理想场地,并加快建设百万亩生物质能源种植基地,培育和引进一批新能源开发企业;七是沙漠旅游休闲业,在整合、提升已有重点旅游景点功能的同时,在部分县(市、区)加快开发具有一定潜力的沙漠旅游休闲资源。
据了解,宁夏在防沙治沙过程中还吸引了很多外国援助,全国最大的林业国际援助项目--“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宁夏项目”已于去年启动。该项目以荒漠化生态植被恢复为重点,总投资1.66亿元人民币,计划将用8年时间,完成生态治理面积11.95万公顷,使宁夏成为中国北方荒漠化治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