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注射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佳方法 新华社发
甘肃省:实施计划免疫使儿童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
新华社兰州4月25日电(记者 王艳明)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甘肃省卫生厅通报,通过实施计划免疫,甘肃儿童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
甘肃省自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在全省适龄儿童中大力开展了“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成功实现了省、县、乡“四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的目标,并且连续10余年在全省保持了较高的接种率。从200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2005年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入托、入学儿童的有关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了儿童免疫水平。2008年7月1日,甘肃省正式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根据《甘肃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2010年起将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扩大至全省范围,对适龄儿童实施免费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将由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全部取代以往使用的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第二剂次将全部由麻腮风联合疫苗取代。
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使甘肃省相关传染病发病显著下降。甘肃省卫生厅通报,自1993年以来,甘肃省已连续17年未发生由脊灰野毒株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自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均有了显著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报告首针及时接种率从2003年的47.69%,提高到了2009年的92.33%。此外,白喉在甘肃省多年来无病例,百日咳等传染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4月25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向市民发放儿童预防接种宣传册。当日是第2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安徽省疾控中心和合肥市疾控中心在合肥火车站广场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发放宣传册,让市民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知识。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儿童计划免疫助云南每年减少传染病发病人数逾50万
新华社昆明4月25日电(记者杨跃萍 朱小燕)“麻疹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性非常强,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但现在不少年轻医生没看过麻疹病例。”从医多年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夏晓玲说。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数据表明,2009年全省麻疹儿童发病率为1.54/10万,发病病例为600余例。而据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马景孚介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云南省每年麻疹发病病例高达约40万。
夏晓玲介绍,如没有接种麻疹疫苗,几乎所有接触到麻疹病毒的孩子都会感染麻疹。“这些年云南麻疹病例极少,归功于政府强化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疫苗接种效果非常好。”她说。
1982年起云南省全面实施儿童计划免疫,2008年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预防15种疾病的14种疫苗,都列入了儿童计划免疫范围,由政府免费为儿童提供接种疫苗服务。
去年,云南省共投入14748万元用于计划免疫工作,全省1602万人次儿童接受了免费疫苗接种。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得益于儿童计划免疫,麻疹、百日咳、小儿麻痹、白喉等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逐渐远离儿童。1994年后云南省实现了无本土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病例,白喉至今已14年无病例,百日咳发病率降至0.5/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至1%以下。
据专家估算,自1982年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规划以来,云南省每年减少疫苗针对的儿童传染病发病人数约达50万人至80万人,每年减少疫苗针对的儿童传染病死亡人数近万人。

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今年是我国免疫规划实施30周年。为加速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进程,推展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自觉接种疫苗的自觉性,提高地方政府对免疫规划的重视程度,进一步落实保障措施,卫生部决定自2009年4月20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国家免疫规划宣传活动,并确定今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