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将出台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江国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6日介绍,为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明两年,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完善法规,今明两年,发展改革委将研究制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解决再制造企业资质管理、再制造发动机产品登记备案、再制造标识管理等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抓紧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消除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法律障碍。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进出口管理目录。

    为深化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的协调指导,严格安全、环保标准,完善回收和销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业;同时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再制造,提高技术水平,扩大推广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再制造重点项目;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品目录》,研究制定对列入目录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鼓励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的激励政策。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为规范回收和销售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国家将鼓励建立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分类回收管理,完善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加强对拆解企业的监管,防止可再制造的旧件流失。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加强旧机电产品进出口检验和监管。

    为加快技术研发,增强创新能力,国家将推动把再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产品剩余寿命评估、旧件无损检测、再制造产品性能评价等技术。加快建立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善公共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

    为建立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国家将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再制造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告诉记者,先进的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利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资源,是一项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朝阳产业。

    他说,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一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目前,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其中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亿美元,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占三分之二以上,约700亿美元,美国有近50万人从事再制造。

 
 
 相关链接
· 苗圩赴装甲兵工程学院调研装备再制造技术工作
· 3月13日11时“再制造与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集体采访
·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
· 两部门:启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标志管理保护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