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访新中国首次参加世博见证者乔木荣:28年的等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4月28日电(记者 吴陈、吴宇、王希)提起上海世博会,乔木荣常说的一句话是:“1982年播下种子,2010年喜获丰收。”

    他所说的“播下种子”是指1982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在美国诺克斯维尔市举办的世博会。时任中国贸促会出国展览部副部长的乔木荣参与了那次世博会整个筹备过程。

    乔木荣回忆说,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作出参加第14届世博会的决策后,距离开幕只有半年时间,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

    经过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展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展品;二是针对当届世博会“能源——世界的原动力”主题,展示中国能源在石油开采,重点是农村利用小沼气方面取得的进步;三是反映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特别决定将秦始皇兵马俑、长城砖等文物带去美国。

    因为时间紧,当时中国并未单独建馆,而是租用了场地。那时,世界对新中国的了解很少,中国参展在美国引起了很大震动。参观者每天在中国馆外排起一公里的长队,等候三、四个小时进馆。而兵马俑和长城砖让外国参观者叹为观止。

    “可以说,长城砖把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了。”乔木荣说,“从那时起,每一次世博会都是塑造中国形象‘品牌’的好机会,有上千万人参与的世博会是最为有效的外交形式之一。”

    乔木荣在最近出版的《展览的故事》一书中写道,1982年之后,中国连续十几次参加世博会,都取得圆满成功。1993年5月,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其第46个正式成员国。从此,中国拥有了申办世博会的资格。

    乔木荣说,28年前,中国对世博会的了解还比较肤浅,接触、研究得比较少。相比而言,今天的中国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对于世博会也有了深入的思考。

    21日,乔木荣在世博园试运行期间到上海先睹为快。他说,本届世博会的规模和气势都是空前的,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展览了,而是政治、文化、外交的一件盛事。

 
 
 相关链接
· 意大利环境部长:上海世博会是加强绿色合作机会
· 山东对接上海世博会旅游活动启动 姜异康等出席
· 俞正声强调上海世博会6场试运行只是“模拟考”
· 萨科齐:上海世博会必将成为坚定面向未来的盛事
· 上海世博会开幕活动不准备大规模人工干预天气
·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十次会议部署开幕开园等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