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羌文化继承人孟龙刚在演奏羌笛。汶川地震给四川阿坝州羌族民族文化遗产带来近乎毁灭性打击。羌族原生态文化栖息地被毁,“羌笛”、“羊皮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地严重损毁。在灾后重建中,阿坝州高度重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组成调研组,赴灾区考察、评估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编写受损情况调查报告,组织专家组对抢救和保护工作方案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确保抢救工作科学有序进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见成效。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等一些羌寨已开始接待游客。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5月10日,理县蒲溪乡休溪村艺人正在排练“羊皮鼓舞”。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5月10日,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的一名小女孩身穿羌族服饰。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5月10日,理县蒲溪乡休溪村艺人在给新娘裹头。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的一名小孩头戴羌帽(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理县蒲溪乡休溪村的年轻人(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