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5月11日电(记者王志伟)广西目前正努力推进水上搜救能力建设,多渠道加强抗洪抢险能力建设,应对已经到来的汛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广西海(水)上搜救工作会议上表示,目前广西各地正陆续进入汛期。4月份,漓江已经迎来了首个超警戒水位洪峰,大雨过后,南宁市的一些地方也出现比较严重内涝。去年以来,广西经历了比较严重的干旱,气象部门已经预报,大旱过后往往容易出现大涝。从历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广西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容易导致洪水、台风、旱灾等灾害,容易出现多灾并发、突发、急转的局面。
广西近年来加强了海(水)上搜救指挥能力的建设。目前,自治区除水运较少的玉林市之外,其他13个地级市已完成了搜救机构的组建工作,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将搜救机构覆盖到沿海和内河通航水域的省份。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事局局长李国凯说:“交通运输部投入近500万元在广西建设的一套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海上搜救中心大屏幕指挥系统正在积极建设中。这一系统将整合视频监控网络、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电子海图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广西水上遇险报警和搜救指挥通信正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不断迈进。”
水上搜救能力建设直接影响抗洪抢险能力建设。陈武说:“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布局大多沿河沿江,随着人口的不断聚集,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淹不起、淹不得,群众对防汛抢险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部门需加快推进水上搜救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搜救队伍建设,抓紧建立专家人才库,加强水上搜救的软硬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