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汶川震区首个灾后重建重大项目成灌快铁建设纪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2日电(记者侯大伟、曹妍、杨迪)18个月!201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首个灾后重建重大项目——从成都到都江堰的65公里长的高速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行。从开工到通车,仅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

    130多亿元!是这条城际快铁的总投资额。这虽然不是灾后重建投资额最高的项目,但却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仅16天就确定的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它代表着党和政府尽快建好“地震灾区新家园”的决心和信心。

    220公里/小时!在我国的城际快速铁路中,这不是最快的,但是它将极重灾区都江堰与成都市主城区的铁路交通从一个小时减少到20多分钟。它代表的是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速度。

    2万人!在60多公里的狭长施工工地上,最高峰时,有近2万名施工人员同时施工。

    一年多时间干完三年的活!

    2008年5月28日晚上,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仅16天,当一些受灾群众还不知道怎么面对未来生活的时候,铁道部和成都市就签订了“双方共同出资修建成都至极重灾区都江堰快速铁路”的协议;11月初开工建设。这是汶川地震灾区第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极大鼓舞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在有着“灌县”之称的都江堰市,受灾群众都将这个项目称之为“成灌快铁”,希望一切都能“快”起来。

    “从立项到开工的所有程序,不到半年;从开工到建成,仅一年多时间。这真是一个奇迹!”中铁二局“成灌快铁”工程项目经理部常务副总经理邹宏伟对记者说。

    中铁二局是成灌快铁项目的一个承建方,承担着其中37公里长的建设任务,合同工期14.5个月。邹宏伟是被中铁二局从东北一条客运专线抽调到四川参与成灌快铁建设的,接受任务的时候他很兴奋:“我老家就在四川,回到灾区给家乡修铁路,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种荣耀。”

    但是当他看到施工图纸后,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按照正常的施工进度,这个工程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他说。

    为了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建设任务,中铁二局组织相关专家,对建设方案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进行了精细的设计。邹宏伟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设计完美的施工方案,执行中有一点点差错,就不可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为了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三年的工作量,项目指挥部从全国各地的客运专线抽调了精兵强将和精良机械设备。据了解,在施工的最高峰时期,仅中铁二局一家承建方就有1.2万多人同时在工地上施工,再加上另一个承建方中铁八局5000多人的施工队伍,在60多公里的狭长工地上,近2万人在同时施工。

    “施工过程中,没有一天觉得轻松,每天都高度紧张。”今天,坐在时速200多公里的成灌快铁里,邹宏伟回想起施工过程中的辛苦依然唏嘘不已。

    “任务细化到每一天,工序细化到每小时,2000立方米混凝土,5000多吨的桥梁施工仅用2个月,崇义特大桥提前15天合龙;70天抢通金马河段,以每天8.5片架梁速度刷新国内记录,提前18天架通;在郫县制梁场,54天实现首片箱梁出炉,日产量最高达5孔,月产量最高达111孔,创造迄今为止国内制梁史的最高效率……”一项项建设成绩如数家珍,你能深切地感受到邹宏伟那种自豪。

    中铁八局是成灌快铁项目的另一个承建方,他们一点也不比中铁二局的建设任务轻。

    “过去一年,我们负责施工的28.7公里工段在施工高峰时期,有超过5000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大家为确保在2010年5月前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不仅牺牲了休假时间,就连春节都是在工地上过的!”中铁八局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副经理马超感慨地说。

    就这样,成灌快铁的建设创造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速度奇迹。2008年11月4日,成灌快铁开工;2009年4月,成灌快铁开始架梁,为铺轨做准备;同年6月,成灌快铁咽喉性工程之一、施工难度最大的跨绕城高速铁路桥合龙;同年7月,横跨成灌高速的高架桥梁顺利合龙;同年11月,郫县特大桥最后一片箱梁架设成功,标志着该线路正线桥梁全部架通;同年12月下旬,成灌快铁高架桥无砟轨道开始全线铺设钢轨;2010年5月12日,成灌快铁建成通车。

    这不是一串简单的数据,它承载了上万名建设者与灾区人民血肉相连的赤子之心;它饱含了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谊。

    马超说,成灌快铁全线有40多公里的高架桥使快速客运如在半空飞驰,不仅可以让旅客产生“腾云驾雾”之感,还能使旅客观赏到沿线规划设计的城市景观。

    在成灌快铁的工地上,睡觉成了一种奢侈!

    为了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在成灌快铁建设的过程中,每一项建设任务都是倒排工期,从项目部到施工点,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一线办公。

    “不能出一点差错!”邹宏伟说,建设遇到关键节点,项目经理都要昼夜奋战在现场,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工期大于一切”!

    2009年1月份,邹宏伟的父亲去世,而当时正处在最关键的制定方案阶段。“我是执行指挥长,如果这时候回去,研究方案拿不出来,工作怎么开展呢?”话虽这么说,但在邹宏伟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父亲的愧疚,面对记者,邹宏伟的眼圈有点泛红。

    在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设中,每一个建设者都是英雄!他们处在一个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但正是这些平凡的铁路建设者们,用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设发挥出了不平凡的光与热。

    在中铁二局的建设工地上,有一句话流传:“不怕领导批,不怕汗水滴,就怕张忠东的照相机”。张忠东是中铁二局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安质部长。在一次工地巡查过程中,张忠东发现有几个工人为了省事,在搅拌混凝土时不按规范操作,未经称量便将沙和水泥放进搅拌机进行搅拌。张忠东首先用照相机拍下工人的作业过程,然后立即组织工人作业,提出批评和整改要求。

    “不差钱,差瞌睡!”是成灌铁路施工工地上另一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中铁二局建筑公司四项目部工程部的李吉铭说:“在项目部里,所有人都在办公桌前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而在艰苦奋战的过程中,中铁二局的工人们还想出了不少经典语言以激励自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参战成灌是一种光荣,不上成灌是终身遗憾”“产品就是人品”“安全是朵幸福花,合家浇灌美如画”……

    满载着关切和希望,它的尽头只有春天!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作为“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全国第一条市域城际铁路,西南地区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对重建家园、恢复信心、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有着重要的作用。

    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涂智在开通仪式上兴奋地说,它将为成都市,尤其是极重灾区都江堰市的灾后恢复重建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据了解,成灌快铁的建成,将使成都城区、郫县、都江堰三地之间无缝对接,率先在成都西面实现“全域成都”的概念。

    涂智对记者说,成灌快铁投入运营,让成都、郫县、都江堰三地的空间距离大幅缩短,将极大促进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口流,必将成为助推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

    成灌快铁的修建不仅为地震灾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在其修建过程中,还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铁路铺设新技术——无砟轨道技术。

    邹宏伟告诉记者,经过成灌快铁的进一步验证,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掌握的这项技术比德国、日本的快铁轨道技术还要先进,我们也将更有底气地参与到国际轨道建设市场的竞争了。 

 
 
 相关链接
· 爱在延续——海外华侨华人持续关注汶川重建
· 中国最大一笔灾后体育投资用于汶川地震灾区重建
· 粤援建汶川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援建总投资82亿
· 中科院航空遥感监测展现汶川地震灾区两年巨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