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迸发光芒永恒
一条布满灰尘的大辫子搭在宽阔的脊背上,黑红色的脸上满是疲惫。然而,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他是才哇,结古镇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
无情的大地震顷刻间将全村263户村民的房屋变成一片废墟。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任何工具,才哇带人不停地用手扒着、刨着,群众一个个从废墟中被救了出来。
“才哇,你们家三个人全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干部带来的噩耗如晴天霹雳,才哇的眼泪夺眶而出。然而,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
三社的人终于找齐了,7人遇难、20多人受伤。
一个个群众得救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后续的吃饭、喝水、医疗和临时住所必须想办法跟上,否则已经得救的群众可能再次面临生命危险。
想到这里,才哇立刻组织村干部到附近的救灾物资发放点,为受灾的群众领取和发放救灾物资,组织村干部安顿灾民。几十个小时过去了,才哇和他的救援小组没有合过眼,更没有时间去看看遇难的亲人。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是村干部,大家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扔下他们不管。
在灾区慰问受灾群众、视察灾情的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当听到才哇失去了三位亲人,顾不上料理家人后事、依然奋战在救灾现场的感人事迹后,拉着才哇的手哽咽了:“我特别感动,特别要感谢你。地震夺去了你的三位亲人,而你顾不上自己的家庭,整日整夜为村民奔波、忙碌,在你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说完,他们的额头紧紧地碰在一起。这是康巴汉子之间最尊贵的礼节。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另一个共产党人的感谢。
“地震了!大家快救人,快救人……”
48岁的玉树县结古镇加吉娘社区党支部书记土丁朋措一边大声喊,一边冲向村民洛丘家。他知道,洛丘腿脚不灵便,家里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孙女。得知孩子被埋在废墟后,土丁朋措和洛丘拼命地用手刨,终于救出了孩子。随后,土丁朋措大声安抚惊魂未定的乡亲们:“不要哭,不要怕,我们要不惜一切找到每一个亲人。”
加吉娘社区是第一批三江源生态移民试点社区,是地震重灾区。提起土丁朋措,乡亲们说,没有土丁朋措这样的好干部,还会有更多的人失去生命。“土丁朋措有一颗善良、公平的心,他对待社区的人比对自己的亲人还亲,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呢?”22岁的藏族小伙子丹增巴丁说。
可是,谁又能知道土丁朋措这位康巴汉子内心的痛楚。就在这次地震中,他的父亲和弟弟遇难,4位亲人身受重伤。
今天,土丁朋措亲手把党旗插在了加吉娘社区废墟对面的土丘上,这里有了社区临时党支部。
灾难,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拯救生命的决心。
苦痛,摧毁不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念。
这就是共产党人。
那一刻,八方紧急驰援
顾不上见年幼的女儿一面,顾不上与正在西宁看病的丈夫通电话,青海省曲麻莱县卫生计生局局长郭卓玛带着医疗救护队,于当天就赶到玉树。在方圆7平方公里的上拉秀乡,他们是守护生命的天使。白天,郭卓玛既是医生又是搬运工;晚上,郭卓玛在救护车上简单休息;渴了,就喝点矿泉水;饿了,就拿起方便面嚼两口……医疗救护队自带的发电设备,在夜色苍穹下,轰鸣的马达与橘黄的灯光让受灾群众的心灵渐渐平复。
4月17日,在郭卓玛又转诊了一位重伤员的时候,几百米远的地方,穿着军大衣的王文忠扛着一箱矿泉水蹒跚走向物资分发点,那里有几十个等着的玉树群众。
放下水后,王文忠坐倒在地上,大口喘着气,高原反应一再挤迫他并不健康的身体。自4月16日抵达玉树灾区后,氧气瓶和速效救心丸须臾不能离开身边,与他同来抗震救灾的芍药村党员们担心的是,王文忠书记会不会猝然离开他们?
王文忠有多重身份,他是第二炮兵某部退伍老兵,还是一位企业家,但他更骄傲于2007年新印在名片上的身份: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党总支书记。他说,不管是什么身份,玉树人的灾难自己感同身受。一如2008年他在第一时间赶往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时说的话语。
4月14日,当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王文忠立即从北京赶回芍药村,当晚就组织了18人的农民党员抗震救灾突击队,连夜奔赴北京;15日,乘坐由北京飞往西宁的航班,于当晚即到达西宁;16日,带着耗资30万元采购的抗震救灾物资,18名党员干部克服高原反应,于当晚抵达玉树灾区,并与国家地震救援队一起展开救援工作……昼夜兼程,只为大爱无疆;争分夺秒,只为受灾同胞。
17日,芍药村党员突击队兵分两路,一路把30万元的物资运送到玉树县委指定的受灾地点,另一路与国家救援队联合作战,开展搜救工作。分发物资,搜救被埋同胞,早晨出去晚上回来,由于高原缺氧,再加上70个小时没合眼,王文忠晕倒在地。
武警总医院的医生告诉王文忠:“你这是心肌缺氧,不能在这待着了,必须马上回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王文忠留下;
国家地震救援队领队尹光辉告诉王文忠,“王书记,你回去吧!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灾区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王文忠留下;
第三次服用速效救心丸、吸氧,夜幕下的帐篷里,党员突击队队员们纷纷劝王文忠回去。苦口婆心动摇不了意志坚定,王文忠留下。
“我们是来抢救生命和财产的。还没做什么,怎么能走呢?”王文忠划定底线,不到坚持不了的那一刻,他不会离开。
玛尼石堆可以见证,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就越显示出中华民族砥柱中流的力量。
巴塘草原可以见证,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就越能体现出无私无畏、顽强拼搏的本色。
灾难,仅一瞬;精神,却永恒。(记者 李章军 陈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