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5月16日电(记者陈先锋、吴涛)广州在5月7日至14日一周内降雨总量超过全年四分之一,这是广州有气象记载以来的首次。面对暴雨,广州多措并举防治“内涝”,努力减少水浸。
广州市三防办介绍,14日广州遭遇了5月以来的第三次强降雨,其中中心城区平均降雨量为145.69毫米,超过“5.7”特大暴雨。随着这次降雨的来临,广州市一个星期内三场大雨累计降雨量已超过400毫米,相当于全年四分之一的降雨量。据悉,广州每年降雨量约为1600毫米至1700毫米。
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张虎说,这次特大暴雨的降雨强度和过程总降雨量超过了第二次特大暴雨,但广州市区受浸点从118处减少为99处,主要原因是广州市做到“四个早”,并改变思路,改进原来雨水自排暴雨的方式,加大泵站抽排力度。
张虎说,首先是早预报。气象部门的预警时间提前了4小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广州市三防办于14日15时17分提前发布强雷雨预警信息。全市各级气象部门从5月14日至15日,共发布各级预警信号20次,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预警信息770多万条。
同时,早部署、早调控、早布防。张虎说:“这次暴雨中广州市水务系统主动调配,及时开泵或开闸降低河涌水位,确保河涌及时泄洪。同时,对一些水浸易发点做到‘早抢险’。比如中山一立交是全市228个水浸街改造点之一,14日下午4时未降雨前,广州市抢险队已经现场值守。”
在多方的努力下,广州市中心城区内涝陆续排除,道路交通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车辆在地下车库遭淹情况,各地水库和堤围未出现重大险情。据初步统计,广州市共73个镇(街)受灾,受灾人口5209人,白云区三防办报告有1人失踪。
此外,记者16日从广东省防总获悉,截至16日12时广东省防总未收到新的灾情报告,第三次强降雨过程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