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第十五届"群星奖"颁奖晚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揭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5月24日电(记者 付航)作为九艺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五届“群星奖”颁奖晚会24日晚在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揭晓。100位在群众文化活动当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被授予“群文之星”的称号,220个优秀作品(包括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和110个社会文化项目获评“群星奖”。

    “群星奖”是社会文化的政府最高奖。第十五届“群星奖”自4月25日至5月23日在广东举行。共290个节目参加决赛,包括65个戏剧节目、65个音乐节目(不含合唱)、60个舞蹈节目(不含广场舞)、56个曲艺节目、32支合唱队伍以及12个广场舞节目。

    经过文化部和九艺节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会的评选,小品《打工妹的PARTY》、评剧小戏《那片枣树林》等57部作品获得戏剧类“群星奖”,《因为爱你》、《乡村百姓家》等62个节目收获音乐类“群星奖”,《好戏没散》、《做军鞋》等61个作品获得舞蹈类“群星奖”,《绣飞龙》、《岁月如歌》等40个曲艺节目获得曲艺类“群星奖”。北京奥运文化广场等110个优秀社会文化项目获得项目类“群星奖”。

    此外,宁夏文化馆馆员靳宗伟、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农民艺术团创办人童爱武等100位奉献于群众文化的先进个人被授予“群文之星”称号。

    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表示,此次评奖活动既是对各级文化部门实践“三贴近”原则的一次检验,也是基层文化生活日益活跃、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评委们表示,这届“群星奖”的参赛选手们水平较往届有较大提高。音乐决赛的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研究员路应昆说,虽然“群星奖”是业余艺术爱好者表现的舞台,但从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技巧和实力来看,很多都和专业选手相差无几。专业和业余的界限正变得模糊。此外,很多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原创因素,展现了群众旺盛的艺术创造力。

    当晚的颁奖晚会以“群星耀花城”为主题,戏曲《咱们都是中国娃》、舞蹈《南蒙芦笙舞•阿克里》、京东大鼓《鼓曲神韵》等节目以欢快热烈的气氛,呈现出群星璀璨、百姓同乐的盛况。《来凤土家摆手舞》等“群星奖”获奖作品再现舞台,让观众大饱眼福。

    “群星奖”比赛期间,主、分会场除了举行28场专场比赛及群文节目展演外,广州还举办了150场群众文化公益活动,深入社区、学校、军营,遍布全市大小文化广场,让广州市民尽享“群星奖”带来的文化盛宴。

    “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1991年设立,至2002年期间每年举办一届,每届评选一至两个门类。2004年从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开始,“群星奖”评奖活动纳入到中国艺术节中,每三年举办一届。

 
 
 相关链接
· 中喀文化部部长共同出席两国艺术团体的文艺晚会
· 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 文化部将采取多项特殊举措促进羌族文化震后重生
· 文化部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