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西忻城6月2日电(记者张周来 向志强)6月2日,记者在广西洪涝重灾区忻城县采访时看到,由于持续暴雨导致洪水淹没大片土地,从1日上午至2日下午,忻城县北更乡一直处于断路、断水、断电状态,乡政府驻地及附近学校、医院等单位被水围困几成孤岛,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全力转移群众、抢运物资。
雨歇反涨水 农田变汪洋
从5月31日至6月1日下午,忻城县一直遭受强降雨袭击,12个乡镇全部受灾,大量农田、道路被淹。由于忻城县地处喀斯特岩溶石山地区,暴雨过后,山上的雨水以及地下水积聚到一些低洼地区,使得这些地方的水位在雨后不降反升。
记者2日上午在紧邻北更乡的古蓬镇上浪村看到,通往村里的水泥路被洪水淹没了好几处,部分路段人只能乘坐皮划艇或卡车通过。记者看到,沿途大片玉米和桑树浸没在洪水中,一些村民正在抢摘部分未被淹没的桑叶。
村民梁平告诉记者,他家里3亩玉米和4亩桑园已全部被淹,“这里地势低洼,即使不下雨,这些洪水至少也得需要一星期才能退完,玉米和桑树被水泡过之后损失很大,玉米可能完全绝收。”
记者乘坐冲锋舟前往北更乡途中看到,从上浪村通往北更乡的道路已被洪水吞没殆尽,放眼望去近千亩的农田变成一片汪洋,一眼望不到头,在部分深水区玉米和桑树已经完全没顶,多处高压线、电缆贴在水面上。
北更乡党委书记蓝海云告诉记者,被洪水淹没最深的地方有五米多,淹没区有2000多亩,其中大部分是农田。目前通往北更乡的所有道路全部中断,供电和自来水也全部中断,有一所初中学校受困,另外有300多名群众需要紧急转移安置。
接力抢救孕妇 灾区断水断电
上午11时许,忻城县县长谢大研带领救援人员在前往北更乡途中接到一个紧急信息:被洪水隔断的北更乡北更村猫山屯一名已过预产期的孕妇出现不适,亟须马上运到县医院紧急救治。
“弄不好就是两条生命啊!”谢大研和救灾人员迅速登上冲锋舟前往猫山屯,在路上,工作人员一边联系当地卫生院将孕妇送到冲锋舟停靠地点,一边联系县医院马上安排救护车赶往上浪村准备接人。
15分钟急驶后,冲锋舟抵达北更乡猫山屯。焦急的村民们早已经将孕妇护送到水边。小心翼翼将孕妇护送上冲锋舟后,救援人员立即原路返回。11时30分许,冲锋舟抵达上浪村。
由于进村道路很多路段已被洪水淹没,救护车无法抵近。眼看孕妇情况危急,救灾人员马上安排了一辆卡车,由工作人员陪同将孕妇和家属运往村口送上救护车。11时40分,经过水路、陆路的接力抢运,这名孕妇终于被救护车运往忻城县人民医院。不久从医院传来好消息:经诊治后孕妇身体良好,3日早晨6点将接受剖腹产手术。
记者在北更乡看到,街上卖菜、卖肉的摊贩很少,菜农韦小莉说,原来的菜市场已经被淹没,现在没有水、没有电,买了菜也没法做。一位姓卢的居民告诉记者,当地5月31日深夜已经停电停水,到目前尚未恢复,街上居民没有水做饭,更没有水洗漱。
沿街青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以苦麻菜为例,原来价格每公斤仅2元,现在售价已涨到每公斤3-3.6元。记者走访多家零售店发现,蜡烛、矿泉水紧俏,其中矿泉水已基本脱销。
被困学校秩序井然 干部群众全力救灾
记者2日中午乘冲锋舟来到北更乡看到,主街道上洪水最深处超过1.5米,街道变成河道,大批民房一楼完全淹没在洪水线以下,一些群众无奈爬到房顶焦急地等待救援。乡政府驻地、北更初中及附近区域早已被洪水包围,通往外界的陆路全部中断。
由于地势较低,6月1日晚间洪水绕过北更初中教学楼后的围墙直冲进一楼教室。记者2日中午看到,洪水已经没过一楼窗台大约有1.5米深,教室里大量课桌椅漂在水面上。
校长覃树海告诉记者,学校共有3个年级的住校生596人,在校职工71人,外宿生30人。1日晚上洪水冲进教室后,学校立即组织老师将学生从教学楼转移到地势较高的操场,统一布置后分别安置到综合楼和学生宿舍,同时组织教职员工抢运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
覃树海介绍,由于洪水阻断道路,目前除了少数外宿生和个别老师留在家里外,在校生在综合楼和学生宿舍照常作息,照常上课、看书,学校设有专人值班,严禁学生走出校门以防止出现事故。
记者在学校食堂看到,大米、面粉、玉米以及蔬菜等均有一定储备。食堂负责人介绍,学校自来水供应已经中断,目前依靠备用储水池供水,并已经储备了一批矿泉水,这些食物和水还能保证师生两天的供应。“目前街上已经很难买到蔬菜了,而现在水位还在继续上涨,我们担心再过两天学校就会陷入缺粮、缺菜、缺水的困境。”覃树海说。
从2日上午到下午,满载着救援人员和发电机、矿泉水、食品的卡车源源不断地从忻城县城抵达古蓬镇白浪村,再由冲锋舟运往北更乡。截止到当日16时,已有6000斤大米、400箱矿泉水、3000支蜡烛、300只照明灯运抵北更乡政府所在地,而到此时为止,绝大部分救援人员仍未来得及吃午餐。
“天黑之前要把300多名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日一早要把粮食、饮用水等送到各个村屯,要确保被困师生食品和饮水供应”
……
谢大研在现场安排着救援时间表。不远处,救援人员的水陆接力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