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军资源节约工作纵深拓展军事经济社会效益显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人民日报记者 苏银成、新华社记者 胥金章)军队资源节约领导小组副组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军部队按照军队要走在前列的要求,资源节约工作从节粮节水节电节油方面逐步向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军事训练和装备保障与管理等领域拓展,已产生良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保障力。

    构建节约型训练保障模式。按照全面整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在军以上单位训练主管部门、团以上作战部队、训练(教导)机构和全军院校开展以训练经费使用管理、训练设施建设维护、训练资源效益发挥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整顿,全军平均压减训练费行政消耗性开支4.5%;结合年度跨区机动演练和重大演习活动,加强训练基地信息化战场环境建设,加大训练基地联训联保模式探索实践,整合后的训练(试验)基地、大型训练场承训团以上单位达649个;推广训练模拟器材“统一开发、集中配置”的保障模式,节约11万吨的油料和35亿元的训练经费;为全军驾驶员训练机构配备简易汽车模拟训练系统,按照每年培训7万名计算,全军每年减少实车训练60多万车公里,节约油料达60多万升,实现了训练质量和资源节约“双提升”的效益。

    拓宽节能技术改造领域。驻藏部队取暖工程建设中普遍采用的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海军、二炮开展潜艇滴灌降温技术、海水淡化装置和阵地生活保障装备节能技术攻关,空军部队破解飞机空中放油难题;驻京油库、加油站和部分运油车按年8万吨的消耗量计算,油库灌装发油到加油站加注过程中油气损耗840吨,技术改造后可回收油气756吨;研制开发的20种不同燃料、适应于不同地区、满足不同类型部队使用的炊事节能灶,炊事燃料节约率达到30%以上,比国家行业节能标准高出1倍以上。新改造的炊事炉灶每餐工作时间比原炉灶平均缩短近50分钟,平均每人每天节约燃料费约0.2元,1个80人的连队每年节约燃料费约0.6万元;1300个营区的外墙、水电暖气管线、节能器具等实施节能改造后,能耗普遍降低了20%,水电节约率达40%以上。

    完善节约型供应保障方式。注重把节约型供应保障方式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一种新的建设理念,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70%的机关推行预算单列、限额管理办法之后,全军有上千个军以下建制单位试行部队费用实行货币化支付,有效降低行政消耗性开支。探索实践区域联合采购、网上采购、协议采购和军地联合采购等机制模式,总部和各大单位机关,以及95%的作战部队和70%的非作战部队实行集中采购,节资率达到7%以上。采取“以企代储”的药材保障模式,将多种药品及设备配件储存在地方企业,节约经费2000多万元。组织军援、维和等航空运输任务时,通过最近距离选择飞行路径的办法,减少飞机经停次数,年均节约后付运费支出5000多万元。截至2009年底,全军共节约粮食4万吨、燃煤21万吨、油料14万吨、废旧军服利用4500万套件、节省采购经费50多亿元。

    秦银河就军队如何实现“十一五”资源节约工作目标任务时说,军队资源节约工作,是推动军队转型建设、转变战斗力保障力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要用战斗力、保障力标准来确立节约目标、衡量节约措施、检验节约成效。树立体系建设的思想,把资源节约与强化部队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大执法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综合利用现有保障资源,提高资源节约工作的起点和标准。要打破军地之间、三军之间、部门之间的界限,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深化联训联保、军地联保,以及军队预算、采购、医疗、住房等政策制度改革,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统筹调剂,确保资源节约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 中央企业竞相开展节能活动 争做资源节约型标兵
· 关于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通知
· 国土资源部审议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工作
· 资源节约产品认证颁证9千余张 节能节水成效显著
· 苗圩: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
· 山东省3年实施84项科技专项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