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广东防沙治沙取得成效 沙化土地减少近万公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州6月17日电(记者吴涛)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记者从广东省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专家评审会议上获悉,自2004年以来,广东沿海沙化土地治理取得成效,沙化土地面积从109527.66公顷减为100252.927公顷,沙化土地减少9000多公顷,减少8.5%。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专家评审会上了解到,“十一五”以来,广东沿海沙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出现了沙化土地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植被盖度进一步提升等变化。广东全省149.1万亩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占沙化土地总面积164.3万亩的90.8%,大部分沙化土地通过生物治理措施变成有林地。

    据介绍,广东省自2009年4月开始启动全省第四次沙化监测工作,并在今年4月完成全部工作。监测结果显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00252.927公顷,全省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涉及31个县(市、区、场)101个乡镇,属南方湿润(滨海)沙地类型。与2004年第三次沙化监测结果的109527.66公顷相比,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9274.733公顷,减幅为8.5%,年平均减少面积1854.945公顷。

    沿海地区沙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广东省林业局表示,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土壤、水文等,如台风、风暴潮等对沿海植被会造成巨大冲击。但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沿海地区沙化的主要原因。广东省沙化土地均位于沿海地区,这些土地多数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和水产养殖价值,承受的人为干扰也最严重最直接,过度开发、毁林养殖、乱砍滥伐和沙区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造成土地严重退化。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十一五”以来,广东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沙化问题。沿海沙化地区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沙区地方政绩考核范围,强化管理,对破坏沙区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征占用沙化土地等违法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同时,加强沿海林业技术重点攻关,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防沙治沙成效提升。2006年,广东省在沙区同时启动实施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和林分改造工程,加大对沿海沙化地区的治理力度。并从1999年开始实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目前已经在沙化地区区划界定了省级生态公益林42.8万公顷,落实补偿资金约5亿元。

    目前,广东省林业局正编制本地区的防沙治沙规划,以更好地治理土地沙化问题。 

 
 
 相关链接
·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加强防沙治沙造福人民
· 林业局局长谈荒漠化防治:开创防沙治沙新局面
· 陕西探索沙区治理新路 六模式防沙治沙成效显著
· 2010年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防沙治沙惠及民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