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6月22日电(记者吴涛)自2010年起,每年6月30日将成为广东“扶贫济困日”。这是在30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新方式的广东,通过扶贫济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共同富裕路径的新探索。
在22日举行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新闻发布会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办公室主任刘洪说,经今年6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自2010年起,每年6月30日设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
“广东扶贫济困日”的设定,体现了我国对扶贫工作的重视。据了解,这是自2001年中央规范节日、纪念日、活动日活动设立程序以来,首个批准在省级区域内设立的活动日。
刘洪表示,设立“广东扶贫济困日”,将促进广东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扶贫济困长效机制,将扶贫济困变成一项常态工作,使广东扶贫济困“常态化”。“这将与以往临时性‘送温暖’活动、阶段性的扶贫、单方面的扶贫等扶贫形式有很大不同。‘广东扶贫济困日’将为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和组织搭建一个表达爱心的平台,改变机关投入的单一模式,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实现扶贫济困效果效益最大化。”刘洪说。
据刘洪介绍,“广东扶贫济困日”设立之后,将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扶贫工作的内涵。一是将采取定点结对帮扶形式,兴办实业,推动产业扶贫;二是通过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赠送书籍、学习用品及兴教助学等形式,推动智力扶贫。同时还将推动劳务扶贫、行业扶贫等形式的扶贫。
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林果先认为,虽然广东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但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贫困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广东扶贫济困日”等系列活动,体现了广东改变发展不平衡、改变城乡收入差距,使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由社会共享、实现共同富裕与和谐发展的决心。